衰。不能配水。而水泛为痰者。仲景云。
气虚痰泛当以八味丸补而逐之。吴茭山亦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水沸为痰。其痰白如沫。吐出
如蟹沫。少顷变为稠粘之水。此肾水不足。不能制火。火紧而沸也。六味丸主之。(此症间有火
不归原。格阳上焰者。其痰亦白如沫。其脉必浮洪数大。而重按则空。或右尺沉细无力。治当引火归原。八味饮主之。
王节斋。痰
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二语深透痰症之根。四明诸法。皆治痰之本。不治痰之标。独扼其要。稍似
水泛水沸两条中。遗却火
不配水。格阳上焰两症耳。今僭补入庶无剩义)。
何谓血。凡六淫七情之病。皆有因死血薄积于脏腑而成者。其症见于外。或似外感。或似内
伤。医家以见症治之。鲜不谬矣。大凡死血在内。其脉必涩滞。其出于皮肤也必不满。其入于筋
骨也必不完。其形大抵如线涂生漆。不能充润之状。(线涂生漆。形容涩滞之脉。犹文章之化境
也。非天资颖悟。精于脉理者。不能道此。)凡医者遇病。多于痰食求之。死血多不之察。故备言之(四明于症之最
难审者。审得独精。脉之最难认者。认得倍细。而于郁火郁血两症。其形容脉象处。尤为精尽。
诊家主此。则无难审之症难认之脉。而病亦无可遁之情矣。)
何谓症与脉合。与脉不合。有外感之症脉。有内伤之症脉。外感者。蒸蒸发热。其脉必洪大
浮数。是症与脉
合也。如发热而脉不洪大浮数。是症与脉不合也。传曰。阳症得阴脉者死。此句是论伤寒。若别
症不可便断为死。此必是火遏也。或胃阴不能充拓也。或肾水不能化其荣血也。则舍症从脉可也。
火遏者。逍遥散加生地薄荷以发之。或加丹皮山栀。屈曲下行以通之可也。胃阴不能充拓者。四
物汤(亦须去川芎加甘草。方合阳明。)重加熟地枸杞人参麦冬五味以滋之可也。(左归饮去茯
苓加归芍合生脉甚验。)肾水不能化其荣血者。六味左归以补之可也。如内伤而外不发热。其脉
当静。而反浮躁洪大而数。是症与脉不合也。传曰。阴症得阳脉者生。此句亦论伤寒。若别症又
不可便许为生。此必是阴亡也。或阳明有食与火也。或肾虚不能纳气也。或过服乌附而下焦津液
枯竭也。又有一种重按有力。却不弦。从肌肉渗开。脉与肉无界限。此近于浮洪豁大也。总是阴
之象也。阴亡也。(此阴字当作精字血字津液字看。治宜温养濡润填补。一用苦寒沉降之阴药。
败阳灭火。祸不旋踵矣。)如阴亡。分先后天以救其阴。(先天者。肾中之阴也。后天者。胃中之阴也。缘
救阴之法。则上文已详。兹故不另立耳。)有食与火者。健运兼清凉也。(宜从养阴
治。使阴气外溢则得汗而火自清。阴血下润。则便通而食自下。不可妄用芩连以清火。
枳朴以消食也。)肾虚不能纳气者。六味都气。(都气尤捷)过服乌附者。六味兼黄柏知母是也。(知
柏两味。性味苦寒。大戕脾胃。非有中焦实火下焦湿火不宜妄用。今因乌附过剂。以致下焦津液枯竭。则黄柏之燥。尤
非所
宜。且六味纯阴润下。但壮水之主。自足以制阳光矣。何必更加知
柏哉。)脉与肉无界限者。六味加归身枸杞子枣仁白芍合生脉也。凡症皆有合不合。举此可以引
伸触类矣。
何谓症与时不合。譬如夏月恶热而燥。不当用辛热矣。然却是无根之火。狂越于外。(须知
此火不可水灭。不可湿伏。折以寒凉。无
不立毙。故当舍时从症耳。)非人参桂附八味。无以返飞越之孤阳。(须浸冷服。乃合伏其所
主。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之义。否则恐其拒格耳。)传曰桂附清蒸热是也。此舍时从症
之谓也。又如冬月畏寒怕冷。必当辛热矣。然却是火郁于中。火热生风。冲突元气。气从火散。
故凛凛畏寒。(即疟疾之战。亦非真寒也。此等若认作真寒。而以热药治之。则误矣。)或辛甘
以发之。(逍遥散加生地薄荷。或加山栀丹皮。)或芩连承气以通之。则火透而寒除矣。传曰硝
黄解寒战是也。此亦舍时从症之谓也。(夏月用凉药。冬月用热药。互看。)



<目录>卷一\四明心法(上)

<篇名>脉义

属性:(凡脉必随其部。以察其症。则部位不可不明也。然部位须从内经分发。始无差谬。故录
脉要精微论一条。景岳部位解一则。列于四明脉义之首。以补其所未备云。)
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
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尝考内经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