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者,肺肾之阴虚也。宜加味猪苓汤。
阿胶(二钱) 百合(三钱) 麦冬(三钱) 贝母(一钱) 泽泻(二钱) 滑石(二钱) 猪苓(二 钱) 五味(七分) 云苓(三钱) 丹皮(二钱) 海粉(一钱) 生地(三钱)
歌曰∶久咳声干痰亦凝,阴虚胶味二苓增。
泽丹滑地冬和母,海粉还加百合蒸。
(伯未按∶咳唾脓血,胸胀满,此属肺痈。用葶苈一钱,大枣四枚与服。或陈腌芥卤饮之甚效。)
小儿咳嗽,连呛数十余声者,肝血之不和也。宜加味逍遥散。
当归(二钱) 白芍(二钱) 云苓(三钱) 柴胡(二钱) 煨姜(二钱) 薄荷(一钱) 丹参(
二钱) 香附(二钱) 半夏(二钱) 黄芩(二钱) 五味(七分) 丹皮(一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歌曰∶小儿呛咳用逍遥,姜薄柴芩味治标。
丹芍参归香附草,术和苓夏使痰销。
妇人干咳,由于经水不行者,冲任之气逆也。宜变化柴胡汤。
柴胡(一钱) 香附(三钱) 元胡(二钱) 当归(三钱) 丹皮(三钱) 云苓(三钱) 贝母(三钱 )黄芩(二钱) 麦冬(三钱) 牛膝(一钱) 桃仁(二钱) 法夏(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一 钱)
歌曰∶妇人干咳不行经,香附元胡芍共苓。
丹夏柴归甘与贝,芩冬桃膝服之灵。
\喘 [总诀]喘 二证本多痰,亦有虚时属肾关。开口便言中气弱,那知化气水须捐。
气紧喘促,鼻塞声音不利者,风寒闭肺窍也。宜苏子降气汤。
苏子(二钱) 半夏(一钱) 当归(二钱) 陈皮(二钱) 生姜(二钱) 浓朴(一钱) 沉香(一钱 )前胡(三钱) 柴胡(二钱) 甘草(一钱)
歌曰∶喘促寒凝鼻不通,姜陈苏子夏归同。
柴前朴草沉香入,顺气除痰力量洪。
气喘而促,审系呼出气短者,内有停水饮也。宜二陈五苓散。
半夏(二钱) 五味(五分) 甘草(一钱) 陈皮(二钱) 白术(二钱) 猪苓(二钱) 泽 泻(二钱) 云苓(三钱) 桂尖(二钱) 细辛(五分)
歌曰∶喘促多缘水饮停,当从出气审情形。
甘陈夏味辛兼术,桂泽猪苓与茯苓。
气喘而促,审系吸入气短者,肾中之气虚也。宜八味肾气丸。
熟地(三钱) 山药(二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肉桂(一钱) 泽泻(三钱) 山茱萸 (二钱) 附子(炮,三钱)
歌曰∶吸时气短喘因虚,桂附丹萸药笼储。
山药云苓兼泽泻,地黄滋补气宽舒。
鼾有声,喉中漉漉不利者,痰气为寒阻也。宜破痰射干丸。
射干(二钱) 半夏(二钱) 陈皮(二钱) 百部(二钱) 冬花(二钱) 细辛(五分) 五味(五 分) 干姜(一钱) 贝母(二钱) 云苓(三钱) 郁李(二钱) 枳壳(一钱) 皂角(打,一钱)
歌曰∶喘 痰响总因寒,方用姜辛夏射干。
百部陈皮冬味合,贝苓皂郁枳同攒。
(伯未按∶痰哮症可用漂淡陈海蜇及海带煎汤,以生萝卜捣汁和服。)
喘 气逆,噫咳痰塞溺黄者,肺胃之火逆也。宜清热降逆汤。
生地(三钱) 白芍(三钱)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花粉(三钱) 射干(二钱) 甘草(一 钱) 黄芩(二钱) 枳壳(一钱) 旋复(二钱) 杏仁(三钱) 赭石(三钱) 硼砂(一钱)
歌曰∶喘 痰塞溺兼黄,地芍知膏花粉详。
草杏枳芩旋复赭,硼砂加入射干良。
(伯未按∶蜀刻本无黄芩。)
<目录>卷二\证治<篇名>失血属性:[总诀]血随气布要循经,气上因而血沸腾。降逆消瘀为妙诀,莫施补剂致痨蒸。
骤然吐血,兼见头痛寒热者,外感伤经脉也。宜麻黄芍药汤。
藕节(二钱) 枯芩(一钱) 生地(二钱) 川芎(五分) 白芍(三钱) 当归(三钱) 麻黄(八 分) 丹皮(二钱) 香附(三钱) 麦冬(三钱) 杏仁(三钱) 蒲黄(一钱) 枳壳(一钱) 甘草(一 钱)
歌曰∶失血头痛外感伤,藕芩地芍与麻黄。
归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与尝。
吐血口渴,脉洪数而溺赤者,火热伤阴分也。宜加味四生丸。
生地(三钱) 艾叶(一钱) 柏叶(三钱) 荷叶(三钱) 丹皮(三钱) 枯芩(三钱)
酒军(七分) 知母(三钱) 花粉(三钱) 牛膝(一钱) 茅根(三钱) 马通(即白马屎一 两泡取水)
歌曰∶脉洪失血渴难当,知地丹芩与大黄。
牛膝马通花粉入,茅荷艾柏叶同尝。
吐血口和,脉弦微而溺清者,阳虚而阴脱也。宜变化理中汤。
党参(二钱) 黄 (二钱) 黑姜(八分) 甘草(一钱) 白芍(二钱) 白术(二钱)
五味(五分) 当归(三钱) 木香(一钱) 侧柏(二钱) 醋艾(一钱) 马通(即白马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