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若与甘草等分同用,为甘草芍药汤,
原为仲景复阴之方,愚尝用之以治外感杂证、骤然腹痛(须审其腹痛非凉者),莫不随手奏效。惟其所用之分
量,芍药倍于甘草是为适宜,盖二药同用原有化合之妙,此中精微固不易窥测也。且二药如此并用,大有开
通之力,则不惟能治腹痛,且能除腹满也。
惟此方中芍药加倍为六两,甘草仍为二两,似嫌甘草之力薄弱,
服后或难速效,拟将甘草亦加重为三两,应无药性偏重之弊欤。
\x【桂枝加芍药汤方】\x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x【桂枝加大黄汤方】\x即前方加大黄二两。



<目录>三、医论

<篇名>34.少阴病提纲及意义

属性:中焦脂膜团聚之处,脾居其中,斯为太阴,前已言之。而下焦
脂膜团聚之处,肾居其中,故名少阴。少阴之府在肾,少阴之经
即团聚之脂膜也。为其与中焦团聚之处相连,是以外感之传递,可由太阴而传入少阴也。
《伤寒论》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之病,有凉有热。说者谓,若自太阴传来,是阳明、少阳之邪顺序传入少阴则为热证,若外感之
邪直中真阴则为寒证者。而愚临证实验以来,知少阴病之凉者原非直中,乃自太阳传来为表里之相传,亦为
腑脏之相传(膀胱),因太阳之府相连之脂膜,原与包肾之脂膜相通也。其间有直中者,或因少阴骤虚之时,
饮食寒凉而得,此不过百中之一二,其治法原当另商也。至少阴病之热者,非必自传经而来,多由伏气化热
入少阴也。所谓伏气者,因其素受外寒甚轻,不能即病,其所受之寒气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
降而化热(气化因阻塞而生热伏气即可与之相合而化热),恒因少阴之虚损,伏气即乘虚而窜入少阴,此
乃少阴之热病初得即宜用凉药者也。
至无论其病之或凉或热而脉皆微细者,诚以脉之跳动发于心,而脉之所以跳动有力者,又关于肾。
心肾者,水火之根源也,心肾之气相济,则身中之气化自然壮旺,心肾之气若相离,身中之气化遽形衰惫。
少阴有病者,其肾气为外邪遏抑不能上升以济心,是以无论病之为凉为热,其脉象皆微细无力也。其但欲
寐者,因心肾之气不交,身中之气化衰惫,精神必然倦懒,是以常常闭目以静自休息。又因肾气不能上达
以吸引心阳下潜,是以虽闭目休息不能成寐,而为但欲寐之状也。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张拱端曰∶少阳为阳枢,少阴为阴枢。少阴欲吐不吐者,以
少阴有水复有火,水火之气循环上下不利,故欲吐不吐也。少阳喜呕者,以内外之气由焦膜中行,焦膜
不利则气难于出入,是以逆于胃而为呕,呕则气少畅,故喜呕,此少阴欲吐、少阳喜呕之所以然也。又太阴、
少阴俱有自利证,少阴自利而渴,从少阴本热之化也。太阴自利不渴,从太阴本湿之化也。若治少阴上焦口渴
之实热,罔顾及下焦下利之虚寒,则下利不止矣。故凡对于水火分病,则当用寒热之药分治之。对于水火合
病,无妨用寒热之药合治之。本论用方有纯于寒有纯于热,复有寒热并用者,即此理也。
──本节未列治法,张氏谓上有实热下有虚寒,宜用寒热之药函问∶师答曰∶宜用生地一两,生杭
芍五钱,附子二钱,干姜二钱,细辛一钱,计五味,不宜用石膏。 高××注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之中有水有火,肾左右两枚水也,肾系命门所生之相火,少阴中之火也。外寒自太阳透入少阴,与少
阴中之水气相并,以阻遏其元阳,是以脉现紧象,紧者寒也,乃阴盛阳衰逼阳不得宣布之象也。迨阳气蓄之
既久,至七、八日又重值太阳、阳明主气之候,命门之火因蓄极而暴发,遂迫阴寒自下利外出,脉之紧
者亦暴微。盖脉紧原阳为阴迫,致现弦而有力之象,至暴微是由紧而变为和缓,未必甚微,与紧相较则见
其微矣。且其手足反温,此为元阳已回之兆无疑,治少阴中之寒病者,原以保护其元阳为主,此时或有心
烦之病,实因相火暴发,偶有浮越于上者,此益足征元阳之来复也,是以知其必愈也。
陈修园曰∶此言少阴得阳热之气而解也。余自行医以来,每遇将死之证,必以大药救之,忽而发烦下利,
病家怨而更医,医家亦诋前医之误,以搔不着疼痒之药居功,余反因热肠受谤,甚矣名医之不可为也。
愚年少时,初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