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少阳。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门二穴,在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阴 。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大陵二穴 间使二穴 曲泽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掌后循臂内两筋间至肘内廉十穴。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 ,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
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
心主之脉也,故独无 焉。黄帝曰∶少阴独无 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
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邪客篇)
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针入一分,可灸
三壮。
少府二穴,火也,在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针入二分,灸七壮。
右小指内廉至掌后廉四穴。
神门二穴,土也,皆掌后锐骨之端陷中,手少阴脉之所经也,为俞。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七壮。
阴 二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手少阴 。针入三分,灸七壮。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针入三分,灸三壮。
灵道二穴,金也,在掌后一寸五分,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少海二穴,水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合。针入三分,灸七壮。
右掌后锐骨端直臂内廉至肘内廉十穴。
关冲二穴 液门二穴 中渚二穴 阳池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第四指外间至手表腕八穴。
外关二穴,手少阴络在腕后二寸陷中。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会宗二穴,在腕后三寸空中。针入三分,灸三壮。
三阳络二穴,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一寸。灸七壮,禁针。
四渎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针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壮。
支沟二穴 天井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臂外两骨之间至肘十二穴。
商阳二穴 二间二穴 三间二穴 合谷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大指次指上廉至合谷两歧骨间八穴。
列缺二穴,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中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针入二分,留三呼,
灸七壮。
偏历二穴,手阳明络,别走太阴,在腕中后三寸。针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温溜二穴,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阳明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大士小士即大人小儿也。)
下廉二穴,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斜针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壮。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斜针入五分,灸五壮。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肘 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针入三分,灸三壮。
阳溪二穴 曲池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腕上侧两筋间循臂上廉至肘后曲缝尖十八穴。
少泽二穴 前谷二穴 后溪二穴 腕骨二穴 阳谷二穴(俱见前府俞。)
右小指外侧至腕中十穴。
养老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手太阳之 。针入三分,灸五壮。
支正二穴,在腕后五寸,手太阳络,别走少阴。针入三分,灸三壮。
少海二穴(见前府俞。)
右臂骨下廉至肘内侧肉骨之间六穴。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 臂内廉动脉中。针入四分,留三呼,不可灸。
右肘内约文中动脉直上腋中之前动脉四穴。
天泉二穴,一名天温,在曲腋下,去臂二寸,举臂取之。针入六分,灸三壮。
右肘内曲泽穴直上腋中二穴。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举臂取之。灸七壮。
极泉二穴,在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针入三分,灸七壮。
右肘内廉少海穴直 内后廉四穴。
清冷渊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针入三寸,灸三壮。
消泺二穴,在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行。针入六分,灸三壮。
右肘骨上两筋间天井穴至肩端四穴。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灸十壮,禁针。
臂 二穴,在肘上七寸 内端,手阳明络。针入三分,灸三壮。
右曲地穴直上肩骨前廉四穴。肘内侧两骨间直上肩端后肘太阳脉无穴。
公孙二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足太阴络。针入四分,灸三壮。
隐白二穴 大都二穴 太白二穴 商丘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大指内侧至内踝前廉十穴。
大敦二穴 行间二穴 太冲二穴 中封二穴(俱见前藏俞。)
右大指外间至内踝前一寸八穴。
厉兑二穴 内庭二穴 陷谷二穴 冲阳二穴
解溪二穴(俱见前府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