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难为据。不若但论脉之有神无神、
和缓与不和缓之为得也。
至如小儿之脉,亦如此法。但小儿啼哭不驯,不能细诊,只以一二指按之,脉来四五至,亦为和平;若按之
而似有似无,或急疾无神,兼之病剧,亦不能生。其视虎口而别以色,云小儿脉有六七至者,皆妄谈也。诊小
儿之脉,须知小儿呼吸急疾,约以急疾应之可耳!
由此推之,无论大小男女,凡病内虚者脉弱为宜,洪大则忌;初病外感者,阳脉为宜,阴脉则忌。其
他《脉诀》之言,多属不经,不可为信。欲求诊脉之法者,考于《灵枢》,详于《素问》,更合本论辨脉平脉,
而会通之,则
得其要矣。




<目录>

<篇名>先生自述

属性:余童年丧父,家贫无所资,藉舌耕以奉母,及制举之业不获售,遂习岐黄之术于倪先生之门。所授书
有《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并诸方歌诀,以为道在于是。二十三岁即悬壶,
治病颇效,多有称许者,然循方投药,究未能刻期应验。甲辰岁,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笃,延时
医延医,药日投而病日剧,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药,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叹曰∶医之不可为也,医治我若是,
我治人想亦若是。以医觅利,草菅人命,谓天理何?其时隐庵张先生开讲经论,遂往学焉,得究观《伤寒》、
《金匮》、《神农本经》及《素问》、《灵枢》诸书,朝夕参究,始悔前之所习,皆非医学之根源。隐庵先生,
亦以针芥之投,无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黄至理,虽未能窥其堂奥,而论证施治,已不同于往昔之见病
治病,执风痰、气火、感寒、停食之说,遂循方而投药也。故每遇一证,必究其本而探其原,处方用药,不同流
俗,因是人咸谓余偏执。嗟嗟!人命攸关,余岂故为离奇而偏执耶?夫只阅方书,不明
经论,知其外,不知其内,则视余诚偏矣;以药试病,中无定见,究其末,不究其源,则视余诚执矣。盖医
理如剥蕉心,剥至无可剥,方为至理;以至理而论病,则大中至正,一定不移,而岂偏执之谓哉?余观经论
之暇,每阅分门别类之方书,皆医门糟粕也。即如《薛氏医案》、赵氏《医贯》、《医宗必读》、《裴子言医》
等书,亦皆方技之颖悟变通,非神农、轩岐、仲景一脉相传之大道也。方书有云∶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
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病有标,复有本,求中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此言甚善!余因
及门进论,着授《医学真传》,以示正道,以斥旁门,而使学人之不可不慎也。余何敢与世争名哉?亦俟知
我者之不罪我而已!




<目录>

<篇名>跋

属性:《灵枢》、《素问》、《神农本经》、《卒病论》、《金匮要略》五书,皆圣哲之微言,医门之奥旨
也。习其艺者舍之不习,而惟采撮后来之枝辞琐说,以为应世之捷诀,是弃本而务末也。求其苏困扶危,而不
误致人于死,盖亦难矣。高氏怀悲悯之志,集为是编,以示门人,即以是示后世。其中略言五运六气之化,
脏腑经络之分,周身之部位于三阴三阳各有所属,药物之气味色臭不一,其性于十一脏各有所宜忌,虽语焉未
详,然已启《灵》、《素》诸书之端绪,而指人以升堂入室之所自矣。即其中矫枉过正之辞,不无一二,然绎
其首尾全文,实为补弊救偏而发,初非举一废百之偏词,固与《灵》、《素》诸书大旨,有相合无相悖也。
人能因其说而广求之五书,于以精参圣哲之微言奥旨,而得医门之管辖,庶几可以视人之疾而苏困扶危,不
流为卤莽灭裂之粗工也欤!
\x乾隆丙戌八月中秋前四日戊申钱江王琦\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