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酒浸白芍药,少佐以黄连降心火,看作何应又为区处也。
大法用苍术、南星、川芎、白芷、当归、酒芩,在上者加羌活、桂枝、桔梗、葳灵仙,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
黄柏。
\x加味四物汤\x 治白虎历节风证。
本方加∶桃仁(煮数次,去皮尖) 牛膝(酒浸) 陈皮 茯苓 甘草 白芷 草龙胆(各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温服。如痛在上者属风,加羌活、桂枝、葳灵仙。在下者属湿,加牛膝、
防己、木通、黄柏。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龟板。有痰者,加南星、半夏、生姜。血虚者,倍川归、川芎,佐以桃仁、
红花,水煎服之。
因痰者,二陈汤加酒洗黄芩、羌活、苍术。
因湿者,用苍术、白术,佐以竹沥、姜汁及行气之药。
或曰∶有湿郁而周身走痛,或关节间痛,遇阴寒即发,当作湿郁治(或用白术一味,酒煎服之,其痛立愈)。
肥人多是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脉必滑);瘦人多是血虚与热(脉必涩)。
下部有湿肿痛,用防己、龙胆草、黄柏、知母,固是捷药。若肥人病此,宜苍术、白术、南星、滑石、茯苓之类;
瘦人,宜用当归、红花、桃仁、牛膝、槟榔等药。
薄桂味淡者,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处。
葳灵仙治上体痛风,人虚弱勿用。
\x一方\x 治上中下痛风。
黄柏(酒炒)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 南星(各二两) 神曲(炒) 台芎(各一两) 防风 白芷 桃仁(各 五钱) 葳灵仙(酒炒) 桂枝(横行手臂) 羌活(各二钱) 草龙胆(一钱五分) 酒红花(五分)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腹服。
\x大羌活汤\x 治风湿相搏,肢节疼痛。
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 防己 葳灵仙 川归 白术 茯苓 泽泻(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x四妙散\x 治走注疼痛。
葳灵仙(酒浸焙干,五钱) 羯羊角灰(三钱) 苍耳子(一钱五分) 白芥子(一钱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姜汤调下。
\x一方\x 治饮酒湿痰痛风。
黄柏(酒炒) 葳灵仙(酒炒,各五钱) 苍术(米泔浸一宿) 羌活(各三钱) 甘草(炙,三钱) 陈皮(去 白) 芍药(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生姜汤调下。
凡因久痢后,两脚酸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捶者,此亡阴也,宜以芎、归、熟地黄等补血药治之自愈。挟气虚者,加 参、 。挟风湿者,加羌活、防风、白术之类。切不可纯作风治,反燥其血,终不能愈。
气血两虚,有痰浊阴火痛风。
人参 山药 海石 南星(各一两) 白术 熟地黄 黄柏(酒炒褐色) 龟板(酥炙,各二两) 干姜(烧存性)
琐阳(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为丸服。
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兼受风寒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
麻黄(去根节) 赤芍药(各一钱)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白芷 苍术 葳灵仙 片芩(酒浸) 枳实 桔 梗葛根 川芎(各五分) 甘草 当归稍 升麻(各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下焦加酒黄柏,妇人加酒红花,肿多加槟榔、大腹皮、泽泻,更加 没药一钱定痛尤妙。一云∶脉涩数者有瘀血,宜用桃仁、红花、芎、归加大黄微利之。
\x二妙散\x 治脚膝下焦湿热成痛。
黄柏(酒浸焙干,二两) 苍术(米泔浸,春秋二宿,冬三宿,夏一宿,四两)
上为细末,沸汤入姜汁调服。或用蒸饼为丸,姜、盐汤送下。二味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有气 加气药,血虚加补血药,痛甚者加生姜汁热服。
\x潜行散\x 用黄柏一味酒浸,曝干为细末,每服方寸匕,煎四物汤调下,治血虚阴火痛风药也,多服帖数取效。
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
半夏 酒芩 白术 南星 香附(各一钱) 陈皮 茯苓(各五分) 苍术(一钱半) 葳灵仙(三钱) 甘草(三 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服。
\x加味二陈汤\x 治臂痛。
本方加酒芩、羌活、葳灵仙、入姜水煎,食后温服。
\x一方\x 治痛风神效。
赤芍药 青皮(各一钱半) 紫葳 台芎(各七分半) 葳灵仙 木鳖子(各一钱半) 防风(七分半) 甘草(五 分)
上细切,作一服,酒煎服之。
治妇人胸背胁走痛。
赤芍药(一钱) 桂枝 苍术(各五分) 香附 炒黄柏(各一钱) 甘草(五分) 葳灵仙(七钱半,酒拌湿炒)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服。
治走注疼痛方。
葳灵仙 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