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2-医学心悟-第51页

川芎五钱;汗多者,去秦艽,减柴胡一半,加人参一钱,白术一钱五分;
饮食停滞,胸膈饱闷,加麦芽、神曲、山楂、浓朴各一钱;如欲止之,加白蔻仁八分,鳖甲 (醋炙)二钱,更另用止疟丹一、二丸截之,神效;若体虚气弱,加人参、黄 、白术各二钱 当归、茯苓各一钱;久病成疟母,加白术一钱,木香、枳实各五分,鳖甲二钱。
<目录>卷三\疟疾<篇名>止疟丹属性:治疟症二、三发后,以此止之,应手取效。
常山(火酒炒) 草果仁(去壳) 半夏曲(姜汁炒) 香附米(酒炒) 青皮(去穣醋炒,各四 两) 真六神曲(十二两 为末,用米饮煮糊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轻者一丸,重者二丸,红枣五、六枚,
煎汤化下,清晨面东空腹服。
\x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x (俱见类中。
疟久变虚,宜用前二方主之,但真虚者多挟寒,须用肉桂、附子、炮姜、砂仁之类,温 <目录>卷三<篇名>论水肿鼓胀属性:问曰∶水肿、鼓胀,何以别之?答曰∶目窠与足先肿,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 肢肿者,胀也。然水肿亦有兼胀者,胀亦有兼水者,须按其先后多寡而治之,今分为两门,
<目录>卷三<篇名>水肿属性:水肿症,有表里、寒热、肾胃之分,大抵四肢肿,腹不肿者,表也。四肢肿,腹亦肿 者,里也。烦渴口燥,溺赤便闭,饮食喜凉,此属阳明,热也。不烦渴,大便自调,饮食喜 热,此属阴水,寒也。先喘而后肿者,肾经聚水也。先肿而后喘,或但肿而不喘者,胃经蓄 水也。经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闭则水积,然胃病而关亦自闭矣。治胃者,五加皮饮加减主 之。治肾者,肾气丸加减主之。或问∶书云∶先喘后肿,其病在肺,何也?答曰∶喘虽肺病 其本在肾,经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下是也。若外感致喘,或专属肺经受邪,内伤致喘,
未有不由于肾者,治者详之。
<目录>卷三\水肿<篇名>五皮饮属性:治胃经聚水,乃通用之剂,华佗《中藏经》之方也。累用累验。
大腹皮(黑豆汁洗) 茯苓皮 陈皮 桑白皮(各一钱五分) 生姜皮(八分 水煎服。
仲景云∶腰以上肿,宜发汗,加紫苏、秦艽、荆芥、防风。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加赤 小豆、赤茯苓、泽泻、车前子、萆 、防己。若大便不通,宜下之,加大黄、葶苈。腹中胀 满,加卜子、浓朴、陈皮、麦芽、山楂。体虚者,加白术、人参、茯苓。审是阴水,加附 子、干姜、肉桂;审是阳水,加连翘、黄柏、黄芩。挟痰者,加半夏、生姜。既消之后,宜 用理中汤健脾实胃,或以金匮丸温暖命门,或以六味加牛膝、车前,滋肾水,清余热,庶 \x附子理中汤\x (见中寒)
<目录>卷三\水肿<篇名>金匮肾气丸属性:治肾经聚水,小便不利,腹胀肢肿,或痰喘气急,渐成水蛊,其效 如神。然肾经聚水,亦有阴阳之分,不可不辨也。经云∶阴无阳,无以生;阳无阴,无以化 经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假如肾经阳虚,阴无以生,真火 不能制水者,宜用此丸。假如肾经阴虚,阳无以化,真阴不能化气者,宜用本方去附、桂主 之。东垣云∶土在雨中化为泥,阴水之象也。河间云∶夏热之甚,庶土蒸溽,阳水之象也。
知斯意者,可以治水矣。
大熟地(八两) 山药(四两) 山萸肉 丹皮 泽泻 车前子 牛膝(各二两) 茯苓(六两) 肉桂 (一两) 附子(一两,虚寒甚者倍之)
用五加皮八两,煮水一大碗,滤去渣,和药,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开水下四钱。
前症若属阴虚,本方去桂附,盖文蛤、牡蛎各二两;湿热甚者,加黄柏五钱,不用五加 皮,以萆 八两熬汁代之。
论血分水分 妇人经水先断,后发肿者,名曰血分,通经丸主之。先发水肿,然后经断者,名曰水分 五加皮饮送下通经丸主之。
<目录>卷三\水肿<篇名>通经丸属性:当归尾 赤芍药 生地黄 川芎 牛膝 五灵脂(各一两) 红花 桃红(各五钱) 香附(二两 琥珀(七钱五分)
苏木屑二两,煎酒,和砂糖,熬化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酒下。体虚者,用理中 汤送下;若血寒,加肉桂五钱。
<目录>卷三<篇名>鼓胀属性:或问∶方书有鼓胀、蛊胀之别,何也?答曰∶鼓者,中空无物,有似于鼓;蛊者,中实 有物,非虫即血也。中空无物,填实则消,经所谓塞因塞用是已。中实有物,消之则平,经 所谓坚者削之是已。然胀满有寒、热、虚、实,浅深部位之不同,若不细辨,何由取效。假 如溺赤,便闭,脉数有力,色紫黑,气粗厉,口渴饮冷,唇焦,舌燥,多属于热。假如溺清 便溏,脉细无力,色 白,气短促,喜饮热汤,舌润,口和,多属于寒。又如腹胀,
按之不痛,或时胀时减者,为虚;按之愈痛,腹胀不减者,为实。凡胀满,饮食如常者,其 病浅;饮食减少者,其病深。且胀有部分,纵是通腹胀满,亦必有胀甚之部,与病先起处,
即可知属何脏腑,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