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属性:治汗下后,虚烦不得眠。
枣仁(炒透,一钱) 甘草 知母 麦冬 茯苓(各六分) 干姜(三分)
水煎服。



<目录>卷二\伤寒兼症

<篇名>小青龙汤

属性:治表不解,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麻黄 桂枝 芍药(各一钱) 半夏(姜汁炒,一钱五分) 甘草(炙) 干姜 细辛(各五分)
水煎服。
\x逍遥散\x (见类中)
\x五味异功散、归脾汤、十全大补汤\x (并见虚证。



<目录>卷二\伤寒兼症

<篇名>桂枝甘草汤

属性:(即桂枝汤倍甘草,见太阳经证)
\x代抵当丸\x (见淋症)



<目录>卷三

<篇名>中风门

属性:中风者,真中风也,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殊。中腑者,中在表也,外有六经之形证
与伤寒六经传变之证无异也。中太阳,用桂枝汤。中阳明,葛根汤加桂枝。中少阳,小柴
胡汤加桂枝。其法悉具伤寒门,兹不赘。中脏者,中在里也,其人眩仆昏冒,不醒人事,或
痰声如曳锯,宜分脏腑、寒热而治之。假如其人素挟虚寒,或暴中新寒,则风水相遭,寒冰
彻骨,而风为寒风矣;假如其人素有积热,或郁火暴发,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而风为热
风矣。为热风多见闭症,其证牙关紧急,两手握固,法当疏风开窍,先用搐鼻散吹之,次用
牛黄丸灌之。若大便闭结,腹满胀闷,火势极盛者,以三化汤攻之。为寒风,多见脱证,其
证手撒、脾绝,眼合、肝绝,口张、心绝,声如鼾、肺绝,遗尿、肾绝,更有两目直视,摇
头上窜,发直如妆,汗出如珠,皆脱绝之证,法当温补元气,急用大剂附子理中汤灌之。若
痰涎壅盛,以三生饮加人参灌之。间亦有寒痰壅塞,介乎闭脱之间,不便骤补者,用半夏、
橘红各一两,浓煎至一杯,以生姜自然汁对冲,频频灌之,其人即苏,然后按其虚而调之。
然予自揣生平,用附子理中治愈者甚多,其用牛黄丸治愈者,亦恒有之,惟三化汤一方,并
未举用。此必天时、地土、人事之不同。然寒热之剂,屹然并立,古方具在,法不可泯,故
两存之,以备参酌。中血脉者,中在经络之中也。其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是也,大秦艽汤
主之。偏在左,倍用四物汤;偏在右,佐以四君子汤。左右俱病,佐以八珍汤,并虎骨胶丸
此治真中之大法也。



<目录>卷三\中风门

<篇名>口噤、角弓反张

属性:口噤、角弓反张,痉病也。但口噤而兼反张者,是已成痉也,小续命汤。口噤而不反张
者,是未成痉也,大秦艽汤。其痉病俱见前伤寒兼证中,宜细加查核。



<目录>卷三\中风门

<篇名>不语

属性:不语有心、脾、肾三经之异,又有风寒客于会厌,卒然无音者。大法,若因痰迷心窍,
当清心火,牛黄丸,神仙解语丹。若因风痰聚于脾经,当导痰涎,二陈汤加竹沥、姜汁,并
用解语丹。若因肾经虚火上炎,当壮水之主,六味汤加远志、石菖蒲。若因肾经虚寒厥逆,
当益火之源,刘河间地黄饮子,或用虎骨胶丸加鹿茸。若风寒客于会厌,声音不扬者,用甘
桔汤加疏散药。



<目录>卷三\中风门

<篇名>遗尿

属性:遗尿谓之肾绝,多难救,然反目遗尿者,为肾绝,若不反目,但遗尿者,多属气虚,重
用参、 等药,补之则愈。
\x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x (俱见伤寒)



<目录>卷三\中风门

<篇名>搐鼻散

属性:治一切中证,不醒人事,用此吹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难治。
细辛(去叶) 皂角(去皮弦,各一两) 半夏(生用,五钱)
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勿泄气,临用吹一、二分入鼻孔中取嚏。



<目录>卷三\中风门

<篇名>牛黄丸

属性:治中风痰火闭结,或螈 瘫痪,语言謇涩,恍惚眩晕,精神昏愦,不省人事,
或喘嗽痰壅,烦心等症。
牛黄(六钱) 麝香 龙脑(以上三味另研) 羚羊角 当归(酒洗) 防风 黄芩 柴胡 白
术麦冬(去心) 白芍(各七钱五分) 桔梗 白茯苓 杏仁(去皮尖) 川芎 大豆黄卷 阿胶
(各八钱五分) 蒲黄 人参(去芦) 神曲(各一两二钱五分) 雄黄(另研,四钱) 甘草(二两五钱)
白蔹 肉桂(去皮) 干姜(各三钱七分) 犀角(镑,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