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1-医学实在易-第4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方中有生葛根以升之,升降 得宜,而寒热可愈矣。且黄芩一味,为少阳遄药,观《伤寒论》大、小柴胡等汤,皆用此味 ,可知千变万化中,按定六经之法,不逾一黍也。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癫狂痫属性:
磁朱丸
治癫、狂、痫及耳鸣、耳聋如神。又治目内瘴及“神水”散大等症,为开瞽第 一品方。

磁石(二两) 朱砂(一两) 神曲(三两,半生半炒 蜜炼丸,每服三钱,以开水送下。
按∶磁石宜生用,朱砂若 炒则杀人。磁石黑色入肾,朱砂色赤入心,水能鉴,火能烛 水,水火相济,则光华四射矣。然目受五脏之精,精裨于谷,神曲能消五谷,则精易成矣,故 为明目之神方。其治耳鸣耳聋者,亦以镇坠之功能制虚阳之上奔耳。柯韵伯谓∶“治癫痫之 圣剂,盖取二石交媾水火,神曲推陈致新,从中焦以转运其气于上下也。”

滚痰丸
(见痰饮)
金匮风引汤
(见中风
舒筋保肝散
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身体不遂,脚腿少力,干湿香港脚,及湿滞经络,

久不能去,宣导诸气。
木瓜(五两) 萆 五灵脂 牛膝(酒浸) 续断 白僵蚕(炒) 松节 芍药 乌药 天麻 威灵仙 黄 当归 防风 虎骨(酒炒,各二两 上用无灰酒一斗,浸上药二七日,紧封扎。日足取药,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用 浸药酒调下,酒尽用米汤调下。
喻嘉言曰∶“此治风湿搏结于筋脉之间,凝滞不散,阻抑正气,不得通行之方。”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伤食属性:
平胃散
治脾胃不调,心腹痞满,吞酸嗳腐,泻痢,瘴疟,不服水土等症。

苍术(三钱,炒) 陈皮 浓朴(各二钱,炒) 炙草(一钱 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瓜蒂散
宿食在上脘,用此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瓜蒂(炒) 赤豆(煮,等分 上为细末,以豉七合,煮汁和散一匕服。一法温浆水调服一钱匕,取吐为度。

三一承气汤
(见上瘟疫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伤酒属性:
葛花解酲汤
治酒病呕逆,心烦,胸满不食,小便不利。

青皮(三分) 木香(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 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 泽泻 干姜 白术(各 二钱) 白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
罗谦甫云∶“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使汗 出则愈,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治此者,
乃用酒 丸大热之剂下之,又用牵牛,大黄下之,是无形元气病,反伤有形阴血,乖误甚矣 。

五苓散
(方见吐泻加减,详本论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久服地黄暴脱属性:
通脉四逆汤
(见伤寒)
术附汤
(见自汗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室女闭经属性:
归脾汤
(见症冲加减,详本论)
当归龙荟丸
(见胁痛 【目录】卷七\哮症【篇名】祟病属性:
却邪汤
(方见本论
痧症
(治法详本论 【目录】卷七\虚症诸方【篇名】伤寒属性:
理中汤 附子汤 炙甘草汤
(俱见伤寒 【目录】卷七\虚症诸方【篇名】虚痨属性:
理中汤 甘草干姜汤 小青龙汤
(加减详本论)
桂附八味丸
(见痰饮)


小建中汤
(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桂苓甘术汤
(见痰饮
黄 建中汤
治诸虚里急。

生白芍(四钱) 大枣(三枚) 炙甘草(一钱五分) 生姜 小桂枝 炙 (各二钱 水煎去滓,入饴糖四钱,烊服。气短胸满加生姜。腹满,去枣加伏苓,及疗肺气虚诸不 足,补气加半夏。

二加龙骨汤
治虚劳诸不足,男人失精,女人梦交及浮热汗出。

生白芍 生姜 生龙骨(各三钱) 生牡蛎(四钱,研) 炙草 白薇(各二钱,) 炮附子(一钱) 大 枣(四枚 水煎服。

复脉汤
(一名炙甘草汤,见伤寒。

治诸虚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此治血脉空竭 力乏。)用之所以利血,凡脉见结悸者,虽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必死,若复危急,不能行动,
则过十日必死。语极明白,从前解者多误。
喻嘉言曰∶“此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邪少虚多之圣方也。《金匮》不载,以《
千金翼》常用此方治虚劳,则实可微信,是以得名为《千金方》也。虚劳之体,多有表热夹 其阴虚,所以本论汗出而闷,表之固非,即治其阴虚亦非,惟用此方,得汗而脉出热解,俾 其人快然,真圣法也。但虚劳之人,胃中津液素虚,匪伤寒暴病,邪少虚多之比。桂枝、生 姜分两之多,服之津液每随热势外越,津既外越,难以复收,多有淋漓沾濡一昼夜者,透此 一关,亟以本方去桂枝、生姜二味,三倍加入人参,随继其后,庶几津液复生,乃致荣卫盛 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