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两“出”字,
一为外出,一为下出,千古罕明其旨,兹特辨之。又膀者旁也,胱者光也,言血气之元气足
,则津液旁达不穷,而肌腠皮毛皆因以光泽也。



<目录>卷一

<篇名>命门说

属性:人之强弱寿夭,全系命门。命门不是右肾,亦非两肾中间,更非督脉十四椎下命门之俞
穴。考之《内经》,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结根篇”、“卫
气篇”、《素问・阴阳离合论》三说俱同。后读《黄庭经》云∶“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
门前命门。”方悟其处。凡人受生之初,先天精气,聚于脐下,当关元、气海之间。其在女
者,可以手扪而得,俗名产门,其在男者,于泄精之时,自有关阑知觉,此北门锁龠之司
,人之生命处也。又考越人“七冲门”之说,谓飞门,唇也;户门,齿也;吸门,会厌也;
贲门,胃之上口也;幽门,太仓下口也;阑门,小肠下口也;魄门,肛门也。便溺由气化而
出,又增溺窍为气门。凡称之曰门,盖指出入之处而言也。况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
,男之施由此门而出,女之受由此门而入,及胎元既足,复由此门而生,故于八门之外,重
之曰命门也。古人标此名目,欲养生家知所专重,医者若遇元气虚脱之证,或速灸关元,气海
,或速投肉桂、附子、以为起死回生之计,非以命门乎列脏腑之中也。



<目录>卷一

<篇名>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属性:(先生讳世 注《灵枢》,《素问》二种行世。
部位者,头、面、胸、背、胁、腹、手、足,各有所属之部,所主之位也。头为三阳之
首,三阳者,太阳也。自印堂至额颅,上颠顶,从脑下项皆足太阳经脉之部,故曰头为三阳之首也。
两颧属肾,《刺热论》云∶“色荣颧骨,其热内连肾也。”两目为肝之窍,而五脏精华皆注
于目,故瞳神属肾,黑目属肝,白眼属肺,内外 肉属心,眼包属脾。两鼻为肺窍,而位居
中央,又属乎脾,鼻内口鼻交通之处,则为颃颡,又为畜门。乃肝肺相交之部也。口为脾窍
,内外唇肉,脾所主也。舌为心苗,齿为骨余,而齿龈则为牙床,又属乎胃。舌之下腮之内
,为廉泉、玉英,乃水液之上源也。耳为肾窍,又心亦开窍于耳。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
交中,循鼻外,入齿中,挟口环唇。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循耳后,

耳中,出走耳前,此头面之部位,各有所属也。头面以下,前有咽喉,后有颈项,喉居右,
咽居左,喉为气管而硬,咽为食管而软。咽喉之中,则为吭嗓,吭嗓之上,则为舌本,舌本
居下 之尽,而上 之尽,则为小舌,所谓会厌也。太阴脾脉络舌本,少阴肾脉络舌本,阳
明胃脉络舌本。咽喉之外,则有动脉,居乎两旁,所谓人迎之脉,乃胃足阳明之脉也。人迎
之下,锁骨空处,则为缺盆,肺所主也。又阳明经脉行身之前,自面部而至胸膈,皆阳明经
脉所主也。缺盆之下,两乳之上,谓之膺中,膺中之中,谓之上膈,即上焦也。《经》云∶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也。”上膈而下,谓之膈中,即胸
膈也。胸膈之间,谓之膻中,膻中即心包络也。心包主血,主脉横通四布,包络之下,即有
胃络,两络而相通,横布于经络之间。胸乃心主之宫城,而包络包乎心之外。肺为五脏之
长,而盖乎心之上。心窝之下,谓之中焦,胃有三焦,上焦之旁,即上脘也,中焦之旁,即
中脘也,下焦之旁,即下脘也。头面之下,后有颈项,项之中央,名为风府,项之两旁,名
为风池,项下高耸大椎,乃脊骨之骨一椎,第自脊而下,至七节之两旁,名为鬲俞。《经》
云∶“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以明鬲俞之穴,乃心气之游行出入,而太阳经脉行身之背,
此胸背之部位,各有所属也。胸膈之下,腹也,胸膈下侧,胁也。前胸后背,而胁则居胸背
之间,行身之侧,胁之上为腋,胁之下为季胁。太阳行身之背而主开,阳明行身之前而主阖
,少阳行身之侧而主枢。舍开则不能阖,舍阖则不能开,舍枢则不能为开阖,是枢者,乃开
阖之关键也。大腹名为坤土,坤土,太阴之脾土也。大腹之上,下脘之间,名为中土,中土
,阳明之胃土也。大肠名回肠,盘旋于腹之左右,小肠居大肠之前,脐乃小肠之结总,而贴
脐左右,乃冲脉所出。《经》云∶“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是也。”脐之下则为小腹,小腹
两旁,名为少腹。小腹者,少阴水脏,膀胱水腑之所属也。少阴者,厥阴肝脏,胞中血海之
所居也。血海居膀胱之外,名曰胞中,膀胱居血海之内,故曰膀胱者,胞之室也。从小腹而
入前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