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主
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泻肾经火一也。作
利小便之佐使二也。〔治〕痢疾〔脐〕下痛三也。又云∶苦,阴中微阳,肾〔经〕本
药,〔欲〕上头引经,皆酒炒。刮去毛,里白者佳。
汉防己 气寒,味大苦,疗胸中以下至足湿热肿盛,香港脚,〔补〕膀胱,去留
热,通〔行〕十二经。《主治秘〔要〕》云∶辛苦,阴〔也〕泄湿气。去皮净用。
茵陈蒿 气寒,味苦平,治烦热,主风湿风热,邪气热结,黄胆,通身发黄,小
〔便〕不利。《主治秘〔要〕》云∶苦甘,阴中微阳,治伤寒发黄。去枝茎,用叶,手搓。
朴硝 气寒,味苦辛,除寒热邪气,六腑积聚,结固血癖,胃中饮食热结,〔去
血闭〕,停痰痞满,消毒。《主治秘〔要〕》云∶芒硝性寒味咸,气薄味浓,
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治〕热淫于内一也。去肠内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
也。妇人有孕忌之。又云∶咸寒,纯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正谓此也。
栝蒌根 气寒味苦,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通月水,消肿毒、瘀血及
热疖毒。《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阴〔也〕,能消烦渴。又云∶苦,纯阴,一
心中枯渴,非此药不能除。
牡蛎 气寒,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女子赤白带,止汗,〔止〕
心痛,气结大小肠,治心胁痞。《主治秘〔要〕》云∶咸,软痞积。烧白捣用。
玄参 气寒味苦,治心〔中〕懊 ,烦而不能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苦〔参〕气寒味苦,足少阴肾经之君药也,治本经须用。《主治秘〔要〕》
云∶苦,阴,气沉逐湿。
川楝子 气寒,味苦平,主伤寒大热烦〔躁〕,杀三虫疥疡,通利大小便之疾。
《主治秘〔要〕》云∶入心,止下部腹痛。
香豉 气寒味苦,主伤寒头痛、烦躁、满闷,生用之。《主治秘〔要〕》云∶
苦,阴,去心〔中〕懊 。
地榆 气微寒,味甘酸,主妇人乳产,七伤带下,经血不止,血崩之病,除
恶血,止痛疼,疗肠风泄血,小儿疳痢。性沉寒,入下焦,治热血痢。《主治秘〔要〕》
云∶性微寒,味微〔苦〕,气味俱薄,其体沉而降,阴中阳也,专治下焦血。又云∶
甘苦,阳中微阴,治下部血。去芦用。
栀子 性寒味苦,气薄味浓,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
〔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热〕四也。又
云∶苦,纯阳,止渴。



<目录>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篇名>〔续添〕

属性:〔巴豆〕性〔热〕味苦,气薄味浓,体重而沉降,阴也。其用有三∶导气消积
一也。去脏腑停寒二也。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三也。〔又云〕∶辛,〔阳〕,去
胃中寒〔积〕。
白〔僵〕蚕 〔性微温〕,味微辛,气味俱薄,体轻而浮升,阳也,去皮肤间诸风。
生姜 性温,味辛甘,气味俱浓,清浮而生升,阳也。其用有四∶制浓朴、半夏
毒一也。〔发〕散风邪二也。温中去湿三也。作益胃脾〔药〕之佐四也。
杜仲 性温,味辛甘,气味俱薄,沉而降,阴也。其用壮筋骨,及足弱无力行。
以上诸药,此大略言之,以为制方之阶也,其用有未尽者。



<目录>卷之下\十二、〔用药备旨〕

<篇名>(十八)〔法象余品〕

属性:蜀葵花 冷,阴中之阳,赤治赤带,白治白带。
梧桐泪 咸,瘰 非此不能除。
郁金 辛苦,纯阳,凉心。
款冬花 辛苦,纯阳,温肺止嗽。
香附子 甘,阳中之阴,快气。
大〔戟〕苦甘,阴中微阳,泻肺,损真气。
白芨 苦甘,阳中之阴,止肺〔血〕,涩,白蔹同。
甘遂 苦纯阳,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
蜀漆 辛,纯阳,破血。
射干 苦,阳中之阴,去胃中痈疮。
天南星 苦辛,去上焦痰及头眩运。
御米壳 酸涩,固收正气。
胡芦巴 阴,治元〔气〕虚〔寒〕,及肾〔经〕虚冷。
马兜铃 苦,阴中之阳,主肺〔湿〕热,〔清〕肺气,补肺。
白附子 阳,温,主血痹,〔行〕药势。
槐花 苦,阴,气薄,凉大肠热。
槐实 苦酸,〔同上〕。
茯神〔阳〕,疗风眩、风虚。
沉香 阳,补肾。
檀香 阳,主心腹〔痛〕,霍乱,中恶,引胃气上升,进食。
乳香 阳,补肾。
竹叶 苦,阴中微阳,凉心经。
山茱萸 酸,阳中之阴,温肝。
郁李仁 苦辛,〔阴〕中之阳,破血润燥。
金铃子 酸苦,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