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4-医学三字经-第2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水二杯,煎七分服。

一物瓜蒂汤
(《金匮》) 瓜蒂(二十个)

水二杯,煎八分服。
【目录】卷之三【篇名】泄泻方属性:
胃苓散
方见《胀满》。加减详《三字经》注。


四神丸
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

补骨脂(四两,酒炒) 肉豆蔻(面煨,去油) 吴茱萸(泡) 五味(炒,各二两)
用红枣五两,生姜五两,同煮。去姜,将枣去皮核捣烂为丸,如桐子大。每日五更服三 钱,临卧服三钱,米汤下。加白术、附子、罂粟、人参更效。

生姜泻心汤 黄连汤 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以上六方,俱见《伤寒论读》。

按∶以上诸法,与《内经》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一节,揆脉证而择用,甚 验。张石顽《医通》载之甚详,但古调不弹久矣! 余新悟出一方,有泻心之意。上可消痞,下可止泻。肠热胃寒,能分走而各尽其长。非 有他方,即伤寒厥阴条之乌梅丸也,屡用屡验。
【目录】卷之四【篇名】眩晕方属性:
一味大黄散

鹿茸酒
二方见上“三字经”注。


加味左归饮
治肾虚头痛如神,并治眩晕目痛。

熟地(七八钱) 山茱萸 怀山药 茯苓 枸杞(各三钱) 细辛 炙草(各一钱) 川芎(二钱) 肉 苁蓉(酒洗,切片三四钱)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

正元丹
(《秘旨》)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时阴火上冲,则头面赤热,

眩晕恶心。浊气逆满,则胸胁刺痛,脐肚胀急。
人参(三两,用附子一两煮汁收入,去附子) 黄 (一两五钱,用川芎一两酒煮汁收入,去 川芎) 山药(一两,用干姜二钱煮汁收入,去干姜) 白术(三两,用陈皮五钱煮汁收入,去陈皮 )茯苓(二两,用肉桂六钱酒煮汁收入,晒干勿见火,去桂) 甘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煮汁 收入,去乌药) 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勿炒伤药性,杵为散。每三钱,水一盏,姜三片,
红枣一枚,同煎数沸,入盐一捻,和滓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
【目录】卷之四【篇名】呕哕吐方属性:
二陈汤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炙草(八分) 加生姜三片,水二杯,煎八分服。加减法详“三字经“注。


小柴胡汤
方见《伤寒》。


吴茱萸汤
方见《隔食反胃》。


大黄甘草汤
(《金匮》) 治食已即吐。

大黄(五钱) 甘草(一钱五分) 水二杯,煎八分服。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仲景) 凡呕家夹热,不利于香砂橘半者,服此如神。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一钱五分) 水一杯半,煎七分服。

进退黄连汤
黄连(姜汁炒) 干姜(炮)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 进法∶用本方七味俱不制,水三茶杯,煎一杯温服。退法∶不宜用桂枝,黄连减半,或 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腹服崔氏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耳。

【目录】卷之四【篇名】癫狂痫方属性:
滚痰丸
(王隐君) 治一切实痰异症。孕妇忌服。

青礞石(三两,研如米大,同焰硝三两,用新磁罐内封固,以铁线扎之,外以盐泥封固,
过研末。水飞,二两实) 沉香五分,另研) 川大黄(酒蒸) 黄芩(炒,各八两) 共为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一钱至二钱,食远沸汤下。

生铁落饮
治狂妄不避亲疏。

铁落(一盏,用水六杯,煮取三杯,入下项药) 石膏(一两) 龙齿 茯苓 防风(各七分) 玄 参秦艽(各五钱) 铁落水三杯,煎一杯服,一日两服。

当归承气汤
(秘传方) 治男妇痰迷心窍,逾墙越壁,胡言乱走。

归尾(一两) 大黄(酒洗) 芒硝 枳实 浓朴(各五钱) 炙草(三钱) 水二杯,煎八分服。

温胆汤
骆氏《内经拾遗》云∶癫狂之由,皆是胆涎沃心,故神不守舍,理宜温胆。亦治痫病。

即二陈汤加枳实、鲜竹茹各二钱,或调下飞矾分半。

当归龙荟丸
治肝经实火,大便秘结,小便涩滞。或胸膈疼痛,阴囊肿胀。凡属肝经实火,皆宜用之。

叶天士云∶动怒惊触,致五志阳越莫制,狂乱不避亲疏,非苦降之药,未能清爽其神识也。
当归 龙胆草 栀子仁 黄柏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 芦荟 青黛(各五钱) 木香(二 钱五分) 麝香(五分,另研) 共为末,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丹矾丸
(《医通》) 治五痫。

黄丹(一两) 白矾(二两) 二味入银罐中 通红,为末。入腊茶一两,不落水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 ,茶清下。久服其涎自便出,半月后更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