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方书。《难经经释》,以经解经,参以实
验发明,有功医林之作,乃雍正五年所注。



<目录>补编\医范

<篇名>《医学源流论》

属性: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云∶有病固当服药,乃不能知医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
试,
莫若择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偶伤饮
食,则用山楂麦芽汤消食;偶感暑气,则用六一散,广藿汤清暑;偶伤风热,则用灯心竹叶
汤清火;偶患腹泻,则用陈茶佛手汤和肠胃。如此之类,不一而足,即使少误,必无大害。
又有药似平常,而竟有大误者。如腹痛呕逆之症,寒亦有之,热亦有之,暑气触秽亦有之,
或见此症,而饮生姜汤,如果属热,不散寒而用生姜热性之药,与寒气相斗,已非正治,然
犹有得效之理,其余三症饮之必危。曾见有人中暑,而服浓姜汤一碗,覆杯即死,若服紫苏
汤,寒即立散,暑热亦无害,盖紫苏性发散,不拘何症,皆能散也。按∶此论惩药误而发,
微病用之,最为稳善,养生家不可不知。
(炳章)按∶《源流论》二卷,乃乾隆十九年时作,针砭陋俗,辨证谬误,可为医俗医之



<目录>补编\选案

<篇名>《续名医类案》

属性:钱塘魏玉璜之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世无刊本,余从文澜阁借四库本录一部,凡六十
六万八千余言,采取繁富,间有辨论,亦皆精当。玉璜自述医案数十,其治病尤长于胁痛
,(肝燥)、胃脘痛(肝木上乘)、疝瘕等证,谓医家治此,每用香燥药,耗竭肝阴,往往初服
小效,久则致死,乃自创一方,名一贯煎,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及一切肝病,惟因
痰饮者不宜,方用沙参、麦冬、地黄、归身、枸杞子、川楝子,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
鼓。口苦燥者,加酒连尤捷。余仿其法治此数证,获效甚神,特表其功用,以告世之误用香燥药者。
(炳章)按∶凡痰瘀袭络胁痛,肝郁血瘀,痰凝疝瘕,宜用叶氏辛润通络法,合金铃子散
,为最效,以通化为要,此方粘补,恐非所宜。



<目录>补编\选案

<篇名>学医宜慎

属性:《程杏轩医案》,历叙生平治验,颇有心得。惟治张汝功之女暑风,用葛根、防风等药
,遂致邪陷心包,神昏肢厥,旋用清络热开里窍之剂,而势益剧,变成痉证而殁。因谓暑入心包
,至危至急,不可救药,而不知暑风大忌辛温升散,其初方用葛根、防风,劫耗阴津,遂致
热邪入里,观此可见学医之难。忆道光癸巳仲秋,三弟以灏,年十五,患伏暑症,初见发热
恶寒头痛,延同里某医治之,某医宿负盛名,诊视匆遽,误为感寒,用桂枝、葛根、防风等
药二剂,而神昏肢冷,余时方自郡城归,更延茅平斋治之,以为热邪入里,用生地、元参、
银花、连翘、竹叶等味,竟不能痊,人皆归咎于茅,而不知实误于某也。并记于此,以明学
医之宜慎焉。
(炳章)按∶暑温暑风,伏热在内,皆忌辛温升散,劫耗阴津,苟误用之,邪必内陷入里
,非寒在表内无热之伤寒可比。



<目录>补编\录方

<篇名>干霍乱治法

属性:干霍乱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俗名绞肠痧,不急救即死,治法宜饮盐汤探吐
,外治刺委中穴亦妙。此证王宇泰《证治准绳》谓由脾土郁极不得发,以致火热内扰,阴阳不交
,而吴鞠通《温病条辨》谓由伏阴与湿相搏,证有阴而无阳,方用蜀椒、附子、干姜等药。
窃谓干霍乱,亦如湿霍乱,有寒有热,当审证施治,不得专主热剂,吴氏书阐发治温病之法
,辨论详晰,卓然成一家言,惟此论尚局于偏,恐误来学,特正之。
(炳章)按∶干霍乱每多挟食挟痰,兼中温秽,探吐以通其上膈,针刺以通其经络,宣达
二便以通下焦之塞,上下内外皆通畅,则病自愈矣。凡阴寒多是绵绵腹痛,暴痛甚少,临证宜审



<目录>补编\录方

<篇名>苦参子治休息痢

属性:鸦胆子治休息痢,歙《程杏轩文囿医案》甚称其功效,用三十粒去壳取仁,外包龙眼肉捻丸
,每晨米汤送下一二服,或三四服即愈。此药味大苦而寒,力能至大肠曲折之处,搜逐湿热
,《本草》不载,见于《幼幼集成》,称为至圣丹,即苦参子也,药肆多有之。吾里名医张
云寰先生李瀛,亦尝以此方传人,吾母周太孺人,喜施方药,以治休息痢,无不应验,兼治
肠风便血,凡热痢色赤,久不愈者,亦可治,惟虚寒下痢忌之。
(炳章)按∶苦参子仁治肠热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