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衰微之火,被迫炎 上,作为口疮。《经》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阴厥乃格,阳反上 行,民病口疮是也,故用参术甘草,补其土,姜附散其寒,火得所助,则接引退舍 矣。
《折衷》云∶脾脏应肾,通口气,脾口为合,足阳明胃之经,其脉挟口环唇,故脾 胃受邪,则唇为之病,风则动,寒则紧,燥则干,热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涩而无 血色。然六腑之华,亦在唇。《经》云∶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者,仓禀之 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且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于唇,一有受邪,则唇为之 病。凡唇白者,主唾涎呕逆,诸失血症也。唇黄者,主脾受积热也。唇红紫者,主虫齿 积痛也。唇青者,主血虚,脾寒也。唇红者,主烦躁,渴饮也。又有伤寒狐惑,上唇 生疮,虫食其脏,下唇有疮,虫食其肝者。然唇者,肌肉之本也。人中平满者,为唇 反,唇反者,肉先死也。
《灵枢》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 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故冲任之 脉,不荣口唇而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阴器,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 不荣,故须不生。其有天宦者,天生阳气不举,不能御妇,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 须不生,何也?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
故须亦不生。由此观之,唇口不独脾胃也。
呵欠者,脾胃中气不足,精神劳倦所致也。《经》曰∶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振 寒善伸数欠。欠者,阳引而上阴引而下,乃精与神不相根据,而阴与阳不相守也。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篇名>方脉舌病合参属性:《经》曰∶舌乃心之苗。又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 在舌。又曰∶心脉系舌本,脾脉络舌旁,系舌下,故发为病,或生疮,或重舌木舌诸 症,皆二经之所致也。然肝脉亦络舌本,故风寒所中,则蜷缩而不言,七情所郁,则热 肿满而不消,心热则裂而疮,脾热则滑而苔,而脾闭则白胎如雪,肝壅热则血上涌。
若舌无故自痹者,不可作风热治,盖由心血不足,血虚火烁耳,理中汤合四物汤治之。
昔有人舌上生疮,久蚀成穴,服凉药不效,此下元虚寒,虚火不降,投养正丹遂愈。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龙石散属性:治上膈壅热,口舌生疮,咽嗌肿塞。
朱砂(一钱五分,研) 寒水石( 通赤,三钱二分) 脑子(二分半,研) 为 末,每日三五次,夜卧掺贴。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口疳吹药神方(锦囊秘方)
属性:甚者,加西牛黄一分更好。
冰片(二分) 人中白( ,二钱) 麝香(一分) 铜青(三钱五分) 上研极细,令浓茶净 口,吹少许,候痰涎流尽,再吹一二次即煎。
\x一方\x 治舌肿,用百草霜为末,好醋调敷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升麻散属性:治上膈热壅,口舌主疮,先用此升发。
升麻(一两五钱) 赤芍药 人参 桔梗 葛根 薄荷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食后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三黄丸属性:治三焦实热。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 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五两)
黄连(春四两、夏五两、秋冬三两) 为末,蜜丸,每服百丸,食后白汤下。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加味龙胆泻肝汤属性:治胆痹口苦。
柴胡(一钱) 黄芩(七分) 人参 黄连 天冬 麦冬 山栀 生甘草 龙胆草 知母(各 五分) 五味子(七粒) 水煎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加味甘露饮属性:治胃经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上焦消渴,此心肺胃药也。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枇杷叶(去毛) 黄芩(各一两) 茵陈 枳壳 石斛 甘草(各一两)
犀角(五钱) 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煎,食后临卧温服。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香薷汤属性:治口臭。用香薷煎浓汤含之。丹溪云∶香薷能治口臭如神。
治口疮,用砂仁火 存性为末,掺上即愈。又方用槟榔火 存性为末,入轻粉敷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内府治口臭方属性:用连翘为末,糊丸,食蒜韭之后,茶吞二三钱,口中浊气,化为清气,甚效。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红芍药散属性:歌曰∶心痛口疮,紫桔红苍,三钱四两,五服安康。上件紫菀、桔梗、红芍药、
苍术各等分细末,羊肝四两,批开掺药末三钱,用麻扎定,火内烧令熟,空心食之,白 汤送下,大效。
<目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六\方脉舌病合参<篇名>顺气豁痰汤属性:治舌痹或麻,此因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