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者。半期也。
五脏热病。在经不已而犯及脏。则脏病见。脏病见遂有死期。如肝热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厥阴之热。起于
下焦。故小便先黄。上逆于腹。故必致腹痛筋弛。故多卧。火生于木。故身热。此厥阴之在经者也。不已则邪入于脏。
于是邪正相胜而争。气争于肝则肝气乱。故狂言而惊。以肝病主惊骇也。肝脉布胁。故胁满痛。热极阳胜而淫于四末。
故手足躁扰。其邪乘土犯胃。则胃不和而卧不安。此则肝病甚矣。庚辛死者。邪进而胜正败于克也。
心热病。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夫心主血脉。心为血养则不热。不热则心
脉恬和而得下交于足三阴。今心气热则火独上炎。其下行于阴之脉皆逆而上。故下虚而生脉痿。凡四肢关节之处。其枢
折而不能提挈。足胫纵缓而不能任地也。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脾热。热必上行。令阳明经之在头面者必先病。此头重颊痛也。
烦心者。脾热及胃及心也。颜青者。木邪胜而见侵于阳明之部也。脾燥不运。则胃亦不和。故欲呕。身热者。一身之肌
肉热也。热至此。则热淫所胜而乘肾。故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者。土壅故满。协热故泄。两颔痛者。阳明络也。
若逆甚。甲乙死。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肺主皮毛。热则畏寒。故起毫毛。恶风寒。肺络胃。中焦
热入胃。故舌黄。身热。至热甚而与脏气争。则气逆喘咳。痛走膺背。且不得太息。头痛不堪。盖喘逆在肺。则肺气不
得下行。而三阳俱壅于上。故痛苦不堪也。又汗出而寒者。以热邪在肺。皮毛不敛也。
肾热病者。先腰痛 。苦渴欲饮。身热。热至于肾。其热深矣。水失其职。必先见其部。腰与 。肾部也。无水
故腰痛 。热而虚则必引水自救。故苦渴欲饮。身热阴铄而营热也。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 。足下热。不欲言。
其逆则头痛员员澹澹然。戊己死。盖热争则外及于表之太阳。故项强痛。内甚于里之少阴。故 寒且 。此 复加以寒
者。阴无气以充也。足下热者。热起涌泉。水空之候也。不欲言者。丹田之气不赡也。员员澹澹。无所根据薄之貌。阴虚
无气。伤及心神也。



<目录>卷之四\述病部下

<篇名>厥逆痹病第五

属性:厥 厥之有寒热者。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人之阴阳元气皆起于下。故少阴之上。名为太阳。
以真阳之生本于阴也。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以真阴之归根在肾也。夫阳气自上而下。今衰于下是不下矣。不下是寒独
治也。阴气自下而上。今衰于下是不上矣。不上是阳独胜也。然阳胜而又必起于下者。足五指之表为三阳之所起。而足
下足心。又为三阴之所聚。足心则少阴肾之涌泉也。阴气既衰而阳胜。阳乘阴位。故热厥必从足下也。凡人病阴虚者。
足心必热。此其证也。寒厥起于足下。久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以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阳气衰则
阴气胜。阳不胜阴。其厥反从阳分而上。故必超于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从外入。皆由内而生也。凡人病阳虚者。
必手足多寒。皆从指端始。此其症也。顾二厥之成。 其由则皆以阴虚。寒厥之故。以其人质壮。秋冬夺于所用。既于
阴盛时多欲不休。以夺质中之精气。则精虚于下。而其气将取足于上。是以下气上争。上而不下。故不能复其阳气。于
是气去则阳虚。寒气因而上逆。又以精虚无火。不能固脾元。而气衰于中。中气不能渗荣其经络。于是阳气日损。阴气
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热厥之由。以酒入于胃而伤脾阴。脾阴伤则阳气入而精气竭。精气日竭。不能荣其四肢。而又
数醉饱以入房。使气聚脾中而不得散。酒气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要此寒热二厥。一由恃
壮夺于所用。故阳衰而为寒。一由数醉入房故精竭而为热。唯其伤真元。乃有是病。后世不详。但以手足寒或以香港脚为
厥者大谬。今人多不知此证。而指为中风。夫风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由真精之内夺。若以风治厥。更谬之谬矣。
厥有腹满而暴不知人者。以阴气盛于上。则不守于下,而脾肾肝足三阴之气不化。故腹满胀。阳气盛于上。则下气
并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而神明失守。故暴不知人。
阴阳不从则气逆而上。故手足十二经皆有寒热之厥。若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 仆。太阳为阳之极
盛。其根起于足少阴。其气必得阴而下行于足。令虚则逆而上盛。故肿首头重。上逆则不能下行。故足不能行而发为
仆也。 仆。目眩猝倒也。
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阳明乃气盛血多之经。令气胜其血则阳邪实。阳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