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07-内外伤辨-第12页

<篇名>益胃散属性:治因服寒药过多,或脾胃虚弱,胃脘痛。
陈皮 黄 (以上各七钱) 益智仁(六钱) 白豆蔻仁 泽泻 干生姜 姜黄(以上各三钱)
缩砂仁 甘草 浓朴 人参(以上各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前。
如脉弦,恶寒腹痛,乃中气弱也。以仲景小建中汤加黄 ,钱氏异功散加芍药,选而用之。
如渴甚者,以白术散加葛根倍之。
<目录>卷下<篇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属性:《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 也。又经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则肠 为痔”。饮者,无形之气,伤之则宜发 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之类主之。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 消导,丁香烂饭丸、枳术丸之类主之;稍重则攻化,三棱消积丸、木香见 丸之类主之;尤重者,则或 吐或下,瓜蒂散、备急丸之类主之。以平为期。盖脾已伤,又以药伤,使营运之气减削,食愈难 消。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 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圣人垂,此严戒,是为万 世福也。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
<目录>卷下<篇名>论酒客病属性: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 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
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 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 亡,七神无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 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目录>卷下\论酒客病<篇名>葛花解酲汤属性:白豆蔻仁 缩砂仁 葛花(以上各五钱)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 白术(以上各二钱)
橘皮(去白) 猪苓(去皮) 人参(去芦) 白茯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木香(五分)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上为极细末,称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 日日饮酒。此药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年。
<目录>卷下\论酒客病<篇名>除湿散属性:治伤马乳并牛羊酪水,一切冷物。
神曲(炒黄,一两) 茯苓(七钱) 车前子(炒香) 泽泻(以上各五钱) 半夏(汤洗) 干生姜 (以上各三钱) 甘草(炙) 红花(以上各二钱)
上同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食前。
<目录>卷下\论酒客病<篇名>五苓散属性: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烦渴引饮之证。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五钱) 桂(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热在里,身热黄疽,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
如疽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
<目录>卷下<篇名>临病制方属性:《至真要大论》云∶“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以淡泄之”。得其法 者,分轻重而制方。《金匮要略》云∶“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由是“大病瘥后,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制五苓散以利之。孙真人 疗肤革肿,以五皮散,乃述类象形之故也。《水热穴论》云∶上为喘呼,下为肿满,不得卧者,标本俱 病,制神秘汤以去之。《活人书》云∶“均是水气,干呕微利,发热而咳,为表有水,小青龙汤加芫花主 之。身体凉,表证罢,咳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主之。”亦是仲景方也。易水张先生云,仲景药 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目录>卷下<篇名>随时用药属性:治伤冷冻饮料者,以五苓散每服三钱或四钱匕,加生姜煎服之。
治伤食兼伤冷冻饮料者,煎五苓散送下半夏枳术丸服之。
治伤冷冻饮料不恶寒者,腹中亦不觉寒,惟觉夯闷身重,饮食不化者,或小便不利,煎去桂五苓散根据前斟酌服之。
假令所伤前后不同,以三分为率,伤热物二分,伤生冷硬物一分,用寒药三黄丸二停,用热药 木香见 丸一停,合而服之。又如伤生冷二分,伤热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