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痛拒按,舌黄便闭,呕恶脉 滑,此温邪挟积。宜用保和丸加藿香、薄荷、淡鼓、
黑栀等味,消食透邪也。
东垣云:腕痛舌黄便闭,右关脉滑,痛而拒按 此为食 积。若兼恶寒发热,且欲呕恶,是挟温邪,宜与两解。故用保 和丸以消导,加藿香、薄荷、淡豉、黑栀,以疏泄也。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十八属性:春温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颈颔核肿,牙关不 宣,此温邪时毒。主以荆防败毒散,再按经加减,以 疏风热可也。
凡时毒初起,亦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与温邪仿佛。
但颈间核肿,名为时毒,须要辨明结在何经,而施主治。凡 肿在颔下者,属阳明,以升麻、葛根为主,在耳下者,厉少 阳,以柴胡、黄芩为主,在颈项者,属太阳,以羌活、独活 为主。此系风热上壅,蕴结而成。故用荆、防、薄荷以疏风 热,积壳、桔梗以开上焦,羌、独、升、葛,柴、芩为三阳 经消风化邪之主药。临症时,再能按经加减,则症无不痊 矣。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十九属性:春温头痛,恶寒发热,面赤目红,咳逆嚏涕,咽 痛口渴,此麻疹也。宜用薄荷、大力、荆芥、杏仁、
蝉衣、桔梗、甘草、连翘、马勃、射干等味,疏风透 疹也。
风温犯肺,热壅上焦,故初起面目俱赤,咳涕咽疼,皆 手太阴见症。今头痛恶寨,发热无汗,是邪踞卫分,腠理不 开,郁化斑疹,苦不疏散,恐其内陷。故用薄荷、荆芥、蝉 衣、大力以祛风,连翘、桔梗、马勃、射干以清热,使斑疹 透露,不致传入心营,而变神昏之险。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二十属性:春温汗多,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闷,舌黄脉 洪,此邪传阳明气分。宜用大剂白虎汤,直清阳明 也。
发热而微兼恶寒,目痛额疼,不得卧,此属阳明经病,
宜用葛根汤辛凉解肌。若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黄,脉 洪大,此属阳明气热,宜用大剂白虎汤辛寒清胃。如无汗而 舌淡黄者,不可用也。若舌黑尖绎,神昏谵语,烦热脉数,
此属阳明血热,又宜犀角地黄汤凉血透邪也。若舌虽焦黑,
而苔见老黄,此属阳明腑热。以凉膈散下之。总之,此皆阳 明症,而有经病腑病血病气病之殊,俱当按症施治,不得丝 毫混淆,而天人性命,可不慎欤!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二十一属性:
春温不恶寒反恶热,烦躁神昏,斑黄谵妄,舌黄 焦黑。扬手掷足,逾垣上屋,此阳明腑热。宜用大 剂白虎汤加犀角、连翘、元参、人中黄、竹叶;若 大便闭结,频转矢气者,更加大黄、元明粉,缓攻清 热也。
上条阳明气熟,只宜白虎汤以清气分。此条昏谵便闭,
舌色焦黄,斑黄狂乱,乃热结胃腑,非清凉可解。故用大剂 白虎合犀角、人中黄、元参、连翘以两清气血,兼大黄、元 明粉以缓逐其瘀,俾大腑一通,则邪热顿解,而狂妄皆平 焉。仲景云:大便闭而转矢气者,有燥矢也,其腹必硬痛,
若腹虽硬痛,而下利稀水者,此热结旁流,仍宜攻之。勿以 大便既泄,而徘徊莫进,医者详之。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二十二属性:春温经旬不解,神昏狂妄,舌绎焦黑,紫斑或 黑,烦躁难禁,此热陷血瘀。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紫 草,元参、连翘、广郁金、鲜菖蒲、紫雪丹等味,凉 血化斑也。
热传阳明不解,必致入血,热与血瘀,非清凉可退。必 藉犀角,生地、元参、连翘之凉血,又佐赤芍,丹皮、桃 仁、紫草之破血,郁金、菖蒲之宣窍,紫雪、竹叶之清心,
务得神滑舌润,斑转红活,方有生机。然斑色紫黑,胃热已 极,若见烦躁,则内闭外脱之势已成,其危可立而待也,虽 欲逆挽天机,恐亦聊尽人工而已。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二十三属性:春温热不解,少腹硬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
昏谵狂妄,此蓄血也。宜用犀角、生地、桃仁、丹 皮、赤芍、归尾,灵脂、柴胡、黄芩等昧,甚者加大 黄、鳖虫,破瘀逐邪也。
上条热陷血瘀,此条热与血结。仲景云:小便自利,大 便黑色,昼则明了,夜则谵语,此蓄血症也。热既入血,非 破不解。故仿犀角地黄汤加归尾、桃仁、灵脂、鳖虫、大黄 破血逐邪,俾瘀血破而邪热透,则狂妄之形字息也。按仲景 论蓄血,有太阳不解,而由腑及血,用桃仁承气汤; 有阳明 不解,而由气及血,用犀角地黄汤(1);甚者俱用抵当汤逐 之。今温邪蓄血,必从阳明入血者居多,故用犀角地黄汤清 之。陶氏用小柴胡汤加归尾、出楂、桃仁、丹皮,以有寒热 往来涉及少阳者,且热既入血,非升泄不能解也。
<目录>春温条辨三十条<篇名>春温条辨第二十四属性:春温妇女往来寒热,经水适来,病发适断,昼 明夜昏,此热入血室。宜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归 尾、桃仁·山楂、丹皮、赤芍、广郁金、鲜菖蒲等 味,破瘀透邪也。
仲景云:妇女伤寒,经水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