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96-儒门事亲-第96页

r>麻黄(去根节,河水五升熬,去滓,可成膏子,五斤) 白芷(二两) 桑白皮(二两) 苍术(二两,去 皮) 甘松(二两,去土) 川芎(三两) 苦参(三两半加浮萍二两)
以上各为细末,用膏子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一盏化下,临卧服之。
微汗出,勿虑;如未安,隔三、二日再服,手足实时软快;及治卒中风邪,涎潮不利,小儿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愈风丹属性:芍药 川芎 白僵蚕(炒) 桔梗 细辛(去叶) 羌活(以上各半两) 麻黄(去节) 防风(去芦)
白芷 天麻 全蝎(炙,以上各一两) 甘草(三钱) 南星(半两,生姜制用) 朱砂(半两,为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酒吞下。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香芎散属性:治偏正头风。
贯芎 香附子(炒) 石膏(乱纹者良,水飞) 白芷 甘草 薄荷(以上各一两)
一方 川乌头(半两,炮去脐皮用之)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或茶清调下服之。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妙功十一丸属性:治痫。
丁香 木香 沉香 乳香 麝香 荆三棱(炮) 广术(炮) 黑牵牛(微炒) 黄连 雷丸(炒)
鹤虱(炒) 胡黄连 黄芩 大黄(焙) 陈皮 青皮 雄黄 熊胆 甘草(炙,各二钱半) 赤 小豆(三百六十粒,煮) 白丁香(直尖者,三百六十个) 轻粉(四钱) 巴豆(七粒)
上二十三味,为细末,赤小豆烂煮研泥,同荞面打糊,和作十一丸,朱砂为衣,
阴干。服时水浸一宿,化一丸。大便出,随病各有形状,取出为验;或作化一番,不可再服 ;曾经火灸者,不治远年愈效。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朱砂滚涎散属性:治五痫。
朱砂(水飞) 白矾(生用) 赤石脂 硝石(以上各等份)
上同为细末,研蒜膏如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又方 朱砂(不以多少,水飞,研为细末)
上用猪心血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金银汤下之。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治诸风疥癣及癞属性:浮萍(一两) 荆芥 川芎 甘草 麻黄(以上各半两) 或加芍药 当归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一碗,入葱白根、豆豉,同煎至一半,无时服,汗出为度。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治癞涂眉法属性:半夏(生用) 羊粪(烧,以上各等份)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涂。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五九散属性:治癞。
地龙(去土) 蝉壳 白僵蚕 凌霄 全蝎(以上各等九个)
上同为末。只作一服,热酒调下。浴室中汗出粘臭气为效。
<目录>卷十五\诸风疾症第十四<篇名>苦参散属性:治疠风。
苦参(取头末,秤,二两) 猪肚(一个,去脂)
上以苦参末掺猪肚内,用线缝合,隔宿煮软,取出,洗去元药。先不吃饭五顿,
至第二日,先饮新水一盏,后将猪肚食之,如吐了,再食之,食罢,待一、二时,用肉汤调 无忧散五、七钱,取出小虫一、二万,为效。后用皂角一斤,不蛀者,去皮弦及子,捶碎,
用 药相和。药附后∶ 何首乌(二两) 防风(一两半) 芍药(五钱) 人参(三钱) 当归(一两,焙)
上为细末,入皂角膏子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茶清送下,不 拘时候,日进三服。后用苦参、荆芥、麻黄煎汤洗冷。
<目录>卷十五\水肿黄胆第十五<篇名>治通身黄肿属性:瓜蒂(焙干,三四钱)
上为细末。每用半字,于鼻内吹上,日一度,并吹三日。如不愈,后用黄芩末之,煎汤五钱下。
<目录>卷十五\水肿黄胆第十五<篇名>治蛊气属性:取环肠草,不以多少,曝干,水煎,利小便为度。
<目录>卷十五\水肿黄胆第十五<篇名>治黄胆面目遍身如金色属性:瓜蒂(一十四个) 母丁香(一个) 黍米(四十九粒)
上先捣瓜蒂为末,次入二味,同为细末。每用半字,夜卧,令病患先噙水一口,
两鼻内各半字,吐了水,令病患便睡,至夜或明日,取下黄水,旋用熟帛 了,直候取水定,便服黄连散。病轻者五日,重半月。
<目录>卷十五\水肿黄胆第十五<篇名>黄连散属性: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
黄连(三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醋拌,炒过用之) 黄芩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水调下,一日三服。
治水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故《内经》云∶湿气在上,以苦吐之;湿气在下,以苦泻之 。吐泻后,长服益元散加海金沙,煎以长流水服之,则愈矣。大忌脚膝上针刺出水,取一时之效 ,后必死矣;尤忌房室、湿面、酒、醋盐味,犯之必死。
<目录>卷十五\水肿黄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