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96-儒门事亲-第13页

苗者,《本草》所谓藜芦苗是也。《图经》云∶藜芦苗吐风病。此亦 偶得吐法耳!又有一妇,年三十余,病滑泄经年。皆云虚中有积,以无忧散,五、七日一服,至二十 服不效。又服缠积丹、软金丸诸药,皆不效。其人服药愈速,病势愈甚,食饮日减。人或谓 曰∶“此休息痢也。”宜灸中脘及左右穴,脐下气海及膀胱穴,以三里引之,每年当冬至日夏至日 灸之。前后仅万余壮。忽门外或者曰∶“此病我屡谙,盖大伤饮之故。即目桃花正开,俟 其落时,以长棘针刺之,得数十萼,勿犯人手,以白面和作饼子,文武火烧令熟,嚼烂,以米饮 汤下之。”病患如其言服之。不一、二时,泻如倾,前后泻六、七日,仅数百行,昏困无所知觉,
惟索冷水,徐徐而饮。至六、七日,少省。尔后食日进,神日昌,气血日和。不数年,生二子。
此人本不知桃花萼有取积之神效,亦偶得泻法耳!
余昔过株林,见一童子,误吞铜铁之物,
成疾而羸,足不胜身。会六、七月,淫雨不止,无薪作食,过饥数日。一旦,邻牛死,闻作 粳饭,病患乘饥顿食之。良久,泻注如倾,觉肠中痛,遂下所吞之物。余因悟《内经》中 “肝苦急,食甘以缓之”。牛肉、大枣、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宽缓肠胃。且肠中久空,又遇 之物,此铜铁所以下也。亦偶得泻法耳!
顿有老人,年八十岁,脏腑涩滞,数日不便,每临后时,目 前星飞,头目昏眩,鼻塞腰痛,积渐食减,纵得食,便结燥如弹。一日,友人命食血藏葵羹 油渫菠 菜,遂顿食之。日日不乏,前后皆利,食进神清,年九十岁,无 菠菜寒,利肠胃;芝麻油炒而食之,利大便;葵,宽肠利小溲。年老之人,大小便不利,最 为急切。此亦偶得泻法耳!
昔一士人赵仲温,赴试暴病,两目赤肿,睛翳不能识路,大痛不任,
欲自寻死。一日,与同侪释闷,坐于茗肆中。忽钩窗脱钩,其下正中仲温额上,发际裂长三 、四寸,紫血流数升,血止自快,能通路而归,来日能辨屋脊,次见瓦沟,不数日复故,此不药 不针,误出血而愈矣!夫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亦偶得出血法耳!
呜呼!世人欲论治大 病,舍汗、下、吐三法,其余何足言哉?此一说,读之者当大笑耳,今之医者,宜熟察之可 也。人能谨察其真中之误,精究其误中之真,反复求之,无病不愈。余之所以书此者,庶后 之君子,知余之用心非一日也。又有病目不睹者,思食苦苣,顿顿不阙。医者以为有虫。曾 不周岁,两目微痛如虫行,大 渐明,俄然大见。又如北方贵人,爱食乳酪牛酥羊生鱼脍鹿 脯猪腊海味甘肥之物,皆虫之萌也。然而不生虫者,盖筵会中多胡荽、芜荑、酱卤汁,皆能杀 此二者,亦偶得服食法耳!智者读此,当触类而长之。
<目录>卷二<篇名>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十二属性:有一言而可以该医之旨者,其惟发表攻里乎?虽千枝万派,不过在表在里而已矣 。欲攻其里者,宜以寒为主;欲发其表者,宜以热为主。虽千万世,不可易也。《内经》言之详 矣!今人多错解其旨,故重为之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此寒热二字,谓六气中司气 之寒热。司气用寒时,用药者不可以寒药;司气用热时,用药者不可以热药,此常理也。惟 攻里发表则反之。
然而攻里发表,常分作两涂。若病在表者,虽畏日流金之时,不避司气之 热,亦必以热药发其表;若病在里者,虽坚冰积雪之时,不避司气之寒,亦必以寒药攻其里 ,所谓发表者。出汗是也;所谓攻里者,涌泄是也。王太仆注云∶汗泄下痢,皆以其不住于 中也。夫不住其中,则其药一去不留,虽以寒药犯司气之寒,热药犯司气之热,亦无害也。
若其药留而不出,适足以司气增邪,是谓不发不攻。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无病者必生病,
有病者必甚,若司气用寒之时,病在表而不在里,反以寒药冰其里,不涌不泄,坚腹满痛 急,下痢之病生矣;若司气用热之时,病在里而不在表,反以热药燥其中,又非发汗,则身 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痒、瞀郁、注下、 螈、肿 胀、呕吐、鼽衄、头痛、骨节挛、肉痛、血泄、淋闭之病生矣。以 此知非热不能解表,非寒不能攻里。是解表常宜热,攻里常宜寒。若反此法,是谓妄造。
今之用 药者,以荆黄汤解表,以姜桂药攻里,此与以水济水,以火济火何异哉?故非徒不效,轻 者危,甚者死。夫《本草》一书,不过酸、苦、甘、辛、咸、淡六味而已。圣人既以辛甘发散为 阳,酸苦涌泄为阴;又以淡味渗泄为阳。是辛、甘、淡三味以解表,酸、苦、咸三味以攻里。发表与渗 泄,非解表而何?涌泄非攻里而何?此二者,圣人之法尽矣!蔑以加矣!
然则医之法,果多乎哉?攻 里以寒,解表以热而已矣。虽然,表病而里不病者,可专以热药发其表;里病而表不病者,
可专以寒药攻其里;表里俱病者,虽可以热解表,亦可以寒攻里,此仲景之大、小柴胡汤,
虽解表亦兼攻里,最为得体。今之用药者,只知用热药解表,不察里之已病,故前所言热证皆 作矣。医者不知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