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土者,地也。地
为万物之本,胃为一身之本。《天元纪大论》曰∶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淡也。
以配胃土,淡能渗泄利窍。夫燥能急结,而甘能缓之;淡为刚土,极能润燥,缓其急结,令气通
行,而致津液渗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药与食,皆宜淡剂。《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
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燥,或
润,或坚,或软,所以利而行之,调其气也。《本草》云∶药有三品∶上品为君,主养命,
小毒,以应天;中品为臣,主养性,常毒,以应人;下品为佐使,主治病,大毒,以应地。
不在三品者,气毒之物也。凡此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药之善恶也。处方之道,主治病者为君
,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佐使。适其病之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小、大之
制;明其岁政君臣脉位,而有逆、顺、反、正、主疗之方,随病所宜以施用。
其治法多端,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从而去之,燥者润之,湿
者燥之,坚者软之,软者坚之,急者缓之,客者除之,留者却之,劳者温之,逸者行之,惊
者平之,衰者补之,甚者泻之,吐之下之,摩之益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灸之制之,适
足为用,各安其气,必清必净,而病气衰去,脏腑和平,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阴阳
加,气之所衰,不可以为功也。
今集诸经验方附于篇末。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神白散

属性:治真阴素被损虚,多服金石等药,或嗜炙爆
桂府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或大渴欲饮冷者,新汲水尤妙。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猪肚丸

属性:治消渴、消中。
猪肚(一枚) 黄连(五两) 栝蒌(四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知母(四两,如无,以茯苓代之)
上四味为末,纳猪肚中,线缝,安置甑中,
蒸极烂熟,就热于木臼中捣可丸,如硬,少加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四、五
十丸,渴则服之。如无木臼,于沙盆中用木杵研亦可,以烂为妙矣。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葛根丸

属性:治消渴,消肾。
葛根(三两) 栝蒌(三两) 铅丹(二两) 附子(一两者,炮,去皮脐用)
上四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进三服。治日饮硕水者。春夏去附子。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胡粉散

属性:治大渴,百方疗不瘥者,亦治消肾。
铅丹 胡粉(各半两) 栝蒌(一两半) 甘草(二两半,炙) 泽泻 石膏
上八味为细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壮者一匕半。一年病,一日愈;二年病,
二日愈。渴甚者二服;腹痛者减之。如丸服亦妙,每服十丸,多则腹痛也。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三黄丸

属性: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一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
者加七丸。服一月病愈,尝试有验矣。



<目录>卷十三\刘河间先生三消论

<篇名>人参白术散

属性:治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或燥郁甚而消渴,多饮
而数小便;或热病;或恣酒色,误服热药者,致脾胃真阴血液损虚。肝心相搏,风热燥甚,
三焦肠胃燥热怫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则周身不得润湿,故瘦瘁黄黑。而燥热消渴,虽多饮
,而水液终不能浸润于肠胃之外,渴不止,而便注为小便多也。叔世俗流,不明乎此,妄为
下焦虚冷,误死多矣。又如周身风热燥郁,或为目瘴、痈疽、疮疡,上为喘嗽,下为痿痹,
或停积而湿热内甚,不能传化者,变水肿腹胀也。
凡多饮数溲为消渴,多食数溲为消中,肌
肉消瘦,小便有脂液者为消肾。此世之所传三消病也。虽无所不载,以《内经》考之,但燥
热之微甚者也。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