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二焦之元气,以御六淫之邪,则可。
<目录>卷上<篇名>辩两肾属性:门人朱济公问曰∶有云两肾皆属水,命门居两肾之中,在脊之十四椎内,为三焦生气之原,有如坎中 之满,此说甚为有理。曰∶此不经之语耳!夫医道始于黄岐,脏腑血气之生始出入,非生知之圣,孰能究 其精微?奈何后学不体认圣经,反好为异说。夫人之始结胚胎,犹太极耳!三月而成形,先生两肾,犹太 极而生两仪。天一之水生木,木生火;地二之火生土,土生金。是先天止有水火,后天始备五行。五行 之中有二火,合而为三阴三阳,以配六脏六腑。故《灵 枢·本输篇》曰∶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盖少阳乃三焦之生气,发于右肾,上合包络,为相火之 原,左肾属水,上连于肺,故为两脏也。(肾上连肺,详《水热穴沦》。)又《本脏篇》曰∶肾合三焦膀胱。盖右肾之气上 合于心主包络,而为一脏。又《素问·咳论》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 《内经》止曰肾,而原无命门之名。盖以一肾合三焦,一肾合膀胱,是为两脏而配合两腑者也。夫人秉 阴阳水火而生,若以两肾象坎中之满,又将何脏以象离中之虚乎?潜心圣经,自不为前人所惑。
济公复问曰∶《难经》谓右肾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师言为相火生气之原,是左肾主水,右肾主 火,精水止生于左,而胞当偏于右矣。曰∶非此之谓也,夫天地阴阳之道,在无形之气,曰阴、曰阳;有 形之征,曰水、曰火;在人之元神,曰气、曰精。天一生水,地二生火,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两肾之 气,交相贯通,左右之皆有精有气。水即是精,火即是气。阴阳水火,互相资生,否则孤阳不生,独阴不 长矣。夫藏精系胞之说,亦不过分别男女而言。然在女子未尝不藏精,在男子亦可以结胎者也。胞之所 系,盖言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系于右,乃气之所感,非胞之联系于右肾也。如云日月星辰系焉,亦大气 之所载,日月营运,星移斗转,又何尝有所系带乎?
<目录>卷上<篇名>辩三焦属性:己酉之秋,《内经》甫竣,兴怀山水,八月既望,偕二三知己,夜泛西泠,时月明云敛,天高气 清,呼卢畅饮,几忘寤寐。偶论及三焦,有云无形之气者,有云有形之经者,聚讼不已,质之于余。余曰∶ 有形、无形皆是也,但各偏执一见,而不能通贯耳!《灵枢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金匮 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盖三焦乃少阳相火,即精水中所生之 元阳,(壮则为火,和平为元气。)游行于上中下之间,通会于腠理之内,实无形之气也。若游行之气,不应属一腑 而有经穴矣。《经脉篇》曰∶三焦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下膈,乃胃分。循者,循于 三部也。)《荣卫生会篇》曰∶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下焦者别回肠。《平脉篇》曰∶三焦不归其 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是三焦之气,发原于肾 脏,归着于中胃上下之间。《灵枢经》所论之出处,即《平脉论》所归之部署也。有有形之部署,则有经 脉气穴,而为一腑矣。脏腑血气之生始出入,先圣贤多详论于诸经之中,奈何后人不能博览群经,又不能贯 通会悟,是以各执一见,而为一偏之辞。嗟嗟!三焦之理,数千年以来,尚议论纷纭,无惑乎诸君之折辩也。
<目录>卷上<篇名>辩包络属性:越人谓心主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后人有以命门为包络者。皆非通论也。少阳三焦 之气,生于肾脏,即相火也。相火者,先天所生之元阳也。包络者,包络于心下,多血而主脉,为君主之 相。其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在三焦曰循,在包络曰历,皆分循分历于中胃上下之间。)是包络 在膈上 三焦在膈下,皆属有形之脏腑也。但包络、三焦之气,并出于肾,一游行于上中下,而各有所归之部署;一 入于心下包络,而为君主之相。(《灵枢经》云∶肾合三焦膀胱。乃肾气上合于心包,犹膀胱之归于部署。)犹肾 与膀胱,太阳与君火,标本之相合也。肾中之元阳,先天之水火也,君 火与包络,后天之二火也。包络、三焦,皆以有形无形之间求之,则得矣。
<目录>卷上<篇名>辩督脉属性:《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 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庭孔,阴户也。
溺孔之HT ,户内之产门也。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是 男于之督脉亦起于少腹内,宗筋之尽处,故下文曰∶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 等。盖此节举女子,则男子可知,下节举男子,则与女子等也。)其络循阴 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篡,初患切。
臀,音屯。篡间,前后二阴相交之处。此言督脉循阴器之下,从后臀贯脊,在十四椎之 间,从命门而入内属肾。盖命门乃督脉所入之门,故越人以右肾名为命门,谓督 脉主阳,而右肾属火也。)与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