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其养。
则诸病生焉。)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成注引内经云。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
从其根故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婴。加也。又触也。疹与 同。疹者。善
嗜为病可见小人。不若君子之善于调养。既感外来之邪。兼之饮食不节。而成暴病。夫病既曰暴。须知其触冒四时风寒
暑湿当作燥之气。必然毒烈。此即四时之伤寒也。其有病不甚暴。邪气留连。而不愈者。当详取其毒烈之气。留在何经。
而发何病也。)
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湿在夏季之月。与暑气同行。按此湿字。当作燥。)
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春三月风气用事。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邪有余。来
侮脾土。留连至夏暑湿之气相并。当为餐泄之证。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也。夏三月暑气用事。夏伤于暑。暑当与汗
皆出。勿止。若夏伤暑而汗不出。留连至秋。清凉之气。搏其暑热。当为 疟之证。 疟者。寒热往来之久疟也。秋三
月燥气用事。秋伤于燥。燥亦火之余气。火乘肺金。留连至冬。复与外寒相触。当为咳嗽之证。冬三月寒气用事。冬伤
于寒。寒气通于肾。肾失闭藏之令。内郁所伤之寒。久而成热。留连至春。更遇外来之温气。引出内郁之热邪。因而成
温病也。是则触冒四时之正气。留连致疾。势所必然。医者所当详审而责治之也。)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外台秘
要中作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
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与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
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此二节于上下文不相贯。外台秘要中系王叔和之论。外台序诸论伤寒凡八家。
以仲景为第一家。则序阴阳大论云云也。其第二家。则序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云云也。又曰。夫表和里病。下
之而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则死云云。至安危之变。岂可诡哉。此亦序王叔和之论也。愚按唐时王焘
着外台方论。实节取上古诸家之说。其因伤寒例。杂入叔和之语居多。故特序曰王叔和云云也。夫叔和当日。既云搜采
仲景旧论真方。其于撰次伤寒论时。何不曰。此系仲景论。此为仲景方也。标题不明间附己意。以致玉石难分。深为可
恨。)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此承上文春伤于风之节而言。推仲景之意。以四时之气。皆能伤人。其留连
不愈者。已为餐泄 疟咳嗽温病矣。其有病暴而不留连者。即为四时伤寒之病。故特举一凡字该之。若但论冬月之伤寒。
则不日凡矣或问于春何以云寒。殊不知春风中。寒气偏多。所以仲景辩太阳病先言中风条也。夏月暑气大行。早晚间时
有雷雨阴湿之寒。所以洁古论中暑。为静而得之。其证头疼身热无汗。亦伤寒也。秋月燥气固胜。早晚间每多雾露清凉
之气。五行家以秋属金。金体本凉而其气亦同寒也。至冬月寒水用事。不待更解。凡此四时之中。皆有伤寒之病。其实
非寒而皆为热。成注引内经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热病也。又引针经云。热多者易已。
是热虽甚。不死也。)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两感病见下文。其义已注前第一卷热论中。)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
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
聋。
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
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
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以上论六经受病。与内经热论中文。大同小异。热论云一日二日。上却云一二
日二三日。其论更觉圆活。又热论云脏上却云腑。热论无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三句。上却从而补之。非
仲景孰能引经作论。如此其切当邪。第其于每经之首。必先言脉者。此与经旨大悖。夫伤寒以识证为先。而辩脉次之。
识证者何。如病患头项痛。腰脊强。即知其为太阳病也。目疼鼻干。即知其为阳明病也。胸胁痛耳聋。即知其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