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因透表之风邪。变而为陷入之热邪。又屡为苦寒之剂所镇坠。由是病之热邪下于下焦。而药
之寒邪又留于心下。热入下焦。斯为协热之利不止。寒留心下。斯为协寒之痞硬。非用理中。则协
热之阳不能升。协寒之阴不能散也。
鳌按。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故魏氏有非用理中云云也。
【纲】仲景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病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
苓散主之。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目】龚信曰。痞气。通用桔梗枳壳汤。
陶华曰。痞者。因太阳症当服麻黄汤。而误用承气下之。而成痞满。此因虚邪留滞。若欲下之。
必待表症罢而后可。宜小柴胡加枳桔汤。
鳌按。此二条之痞。皆由心下水气泛溢。
【纲】仲景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
也。
【目】成无己曰。结胸与痞。俱是热症。作痞不言热入者。热原发于里也。
柯琴曰。热入是结胸之因。痞不言热入。见痞与结胸所以异也。
【纲】仲景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
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
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空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目】苏颂曰。胃寒。先宜理中丸。后用旋覆代赭汤。咳逆气虚。四逆汤。汗吐下后。噎气痞
硬。旋覆代赭汤。发热不解。呕吐不利。心下痞硬。大柴胡汤。下利不止。则治下焦。赤石脂禹余
粮汤。又不止。只利小便。五苓散。
柯琴曰。阳邪居胃之上口。故痞硬干呕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腹鸣下利。故病虽在胃而不
属阳明。仍属太阳寒水之变。上条。是汗解后水气下攻症。下条。是误下后客气上逆症。总是胃虚
而稍有分别。上条腹鸣下利。胃中犹寒热相半。故云不和。下条腹鸣而完谷不化。利日数十行。则
痞为虚痞。硬为虚硬。满为虚满明矣。上条因水气下趋。故不烦不满。下条是虚邪上逆。故心烦而满。
【纲】仲景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
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也。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目】许叔微曰。误下之变。结胸则其偏于半表者也。心下痞则其偏于半里者也。
【纲】仲景曰。伤寒吐下后。复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
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太阳病。医发汗。仍发热恶寒。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
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留。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
易愈。
【目】柯琴曰。上条。因吐下后复汗。以致虚烦而痞。下条。因汗下后加烧针。以致虚烦而痞。
【纲】仲景曰。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
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
小便。
【目】柯琴曰。服汤药而利不止。是病在胃。复以他药下而利不止。是病在大肠矣。故用石脂、
余粮。



<目录>卷三

<篇名>胸胁腹胀满痛

属性:【纲】仲景曰。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目】黄仲理曰。本节乃太少二阳合病耳。故胸满胁痛嗜卧。非少阳之气不得上升乎。故和以
柴胡汤。脉但浮。则仍属太阳之脉。故与麻黄以发之也。
韩祗和曰。胸满者。胸膈间气满闷也。非心下满。胁满者。胁肋下气填胀满也。非腹中满。盖
邪自表传里。必先胸胁以至心腹入胃。是以胸满多带表症。宜发汗。惟胁满或痛。多带半表半里。
小柴胡加枳实和之。至于胸中痰实者涌之。如胸中邪结而为实。燥渴大便闭者。大陷胸汤主之。
【纲】仲景曰。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
可下。宜麻黄汤。
【目】成无己曰。此二条是胸满属表而须发汗者也。盖胸中至表犹近。及胁则不言发汗。但和
解而已。大抵胸胁满。以邪气初入里未停留。而湿气郁积而不行。致生满也。和解可矣。若邪气留
胸中。聚而为实者。非涌吐不可已。故华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