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轻者。人参白虎汤。或小柴胡合解毒汤。内实者。调胃承气汤。潮热者。大柴胡汤加芒硝。若大实
大满。秘而不通。大承气汤。必审轻重而酌用之。此与阳盛拒阴亦同。王太仆所谓病患身寒厥冷。
其脉滑数。按之鼓击指下者。名阳盛拒阴。非寒也。
赵嗣真曰。仲景论阴虚阳盛。阳虚阴盛。理实深奥。经曰。邪气甚则实。精气脱则虚。因正气
先虚以致邪气客之而为盛实。于是有阴虚阳盛阳虚阴盛之别。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详说之。盖盛指
邪气言。虚指正气言。阴阳虚盛。邪正消长之机也。且正气在人。阳主表而阴主里。邪气中人。表为阴
而里为阳。若表之真阳先虚。故阴邪乘阳而盛实。表受
邪者。阳虚也。脉浮紧。阴邪盛于外也。是谓阳虚阴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温剂。汗之则阴邪消。
温之则真阳长。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阴先虚。故阳邪入阴而盛实。里受邪者。阴
虚也。脉沉实者。阳邪盛于内也。是谓阴虚阳盛。所以用承气峻苦之寒剂。下之则阳邪消。寒之则
真阴长。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症。盖一指表症。一为里症。指邪正消长而言。
非兼言表和里病。里和表病。而谓之阴阳虚盛也。况和者。无病也。以和训虚。恐碍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阳经病。即阳症。手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疼身热云云。三阴经病。即阴症。足之三阴。从
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阴阳俱有表里二症。阳症表里同归于热而已。阴症表郁似阳。入里则有
传经直中之殊。大抵阳症之表。发热恶寒。清便自调。面光声亮。鼻息如常。手足温。阳症之里。
唇焦舌燥。爪甲红活。身轻易转。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硬闭。小便赤涩。脉浮洪数。用汗
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阴症之表。无热恶寒。面惨声短。鼻息气冷。手足厥逆。阴症之里。唇紫舌卷。
爪甲青黑。身重难转。不渴。引衣。卧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脉细沉微。每与阳症相反。
盖阳症自上而下。故初起有头疼。阴症则无也。阳症自外传入。故郁而为热。阴症则无热而反厥冷
也。阳症扬手掷足。阴症则卧多蜷足。阳症内热而渴。阴症则不渴。阳症二便闭。阴症则二便清且
利也。惟腹痛与呕。阴阳二症俱有。然阴脉沉微。凡言阳症。多得之风寒暑湿。邪生于太阳也。
凡言阴症。多得之起居饮食喜怒。邪生于少阴也。故云。伤寒挟内伤者。十居八九。此阴阳正病也。
阳邪不深。不能至于厥逆。阴邪不甚。不能至于烦躁。此水极似火。火极似水。谓之反化。亢
极则害之义也。阳症潮汗秘赤满渴狂谵。甚则斑血喘急。然热极忽然热伏于内。故身寒四肢厥
逆。状若阴症。但身虽冷而不欲近衣。神虽昏而气色光润。脉必沉滑而有力。此阳极似阴也。宜大
柴胡下之。或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阴症厥冷吐利不渴静蜷。甚则咽痛郑声。然寒极忽然火浮于外。
发躁扰乱。状若阳症。然身虽烦躁。而引衣自盖。口虽燥渴而饮水不下。脉必沉细无力。此阴极
似阳也。宜通脉四逆汤。从治者。反攻也。热药冷冻饮料。冷药热饮。或
热药为君。而佐以凉药。或冷药为君。而佐以热药。亦非判然如庸医之差误也。借有热病服热药而愈
者。必先服寒药过多。寒病服寒药而愈者。必先服热药过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为逆
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张介宾曰。凡治伤寒。须先辨阴阳二症。若病自三阳。不能解散。而传入三阴。则寒郁为热。因成阳症。盖其初病。
必发热头痛。脉浮紧。无汗。以渐而深。乃入阴经。此邪自阳分传来。愈深则愈入。虽则阴经。亦阳症也。脉必沉实有
力。其症必烦热炽盛。此当攻里。或清或下。随宜而用。若内不热。安得谓阳症乎。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疼等症。原不由
阳经所传而竟入阴分者。其症或厥冷。或呕吐。或腹痛泻利。或畏寒不渴。或脉来沉弱无力。此皆元阳元气不足。乃为
真正阴症。经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此以传经不传经而论阴阳也。阴阳之治。又当察其虚实如下。治
伤寒。凡阳症宜凉宜泻。阴症宜补宜温。此大法也。但以经脏言阴阳。则阴中本有阳症。此传经之热邪也。以脉症言阴
阳。则阳中最多阴症。此似阳之虚邪也。惟阴中之阳易辨。而阳中之阴难知。如发热狂躁。口渴。心烦喜冷。饮水无度。
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疮。身粗气急。脉滑实有力者。此真正阳症也。其有身虽热。而脉来微弱无力者。此虽外症似
阳。实非阳症。陶节庵云。凡发热面赤。烦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虚狂假斑。脉大者。人皆误认阳
症。殊不知阴症。不分热与不热。须凭脉下药。至为切当。不问脉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脉要诀)但指下无力。重按则无。
便是阴脉。不可与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