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风邪入胃则下利矣。



<目录>卷一\葛根汤类・三

<篇名>葛根黄芩黄连汤(二)

属性:治发热下利效如神。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
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太阳病,桂枝症,桂枝症,即太阳伤风之正病也。医反下之,大误。利遂不止,邪下陷,则利无止时。脉
促者,表未解也。促有数意,邪犹在外,尚未陷入之阴,而见沉微等象,故不用理中等法。喘而汗出者,葛
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芩、连、甘草,为治利之主药。



<目录>卷一\葛根汤类・三

<篇名>葛根加半夏汤(三)

属性:葛根汤原方加半夏半升(洗)。煎服法同。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前条因下利而知太阳,阳明合病,今既不下利,则合病何从而知?必须从两经
本症,一一对勘,即不下利,而亦可定为合病矣。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前条太阳误下而成利,则
用芩连治利,因其本属桂枝症而脉促,故止加葛根一味,以解阳明初入之邪。此条乃太阳、阳明合病,故
用葛根汤全方,因其但呕,加半夏一味以止呕,随病立方,各有法度。



<目录>卷一\柴胡汤类・四

<篇名>小柴胡汤(一)

属性:发热而呕者如神。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半夏(半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
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此又一法。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汤除大枣,共廿八两,较今秤亦
五两六钱零,虽分三服,已为重剂,盖少阳介于两阳之间,须兼顾三经,故药不宜轻。去渣再煎者,此方
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不呕,不必用半夏;烦,不可用人参。加栝蒌实一枚。栝蒌实除
胸痹,此小陷胸之法也。若渴者,去半夏。半夏能涤痰湿,即能耗津液。加人参,生津液。合前成四两
半,栝蒌根四两。治消渴。若腹中痛者,去黄芩,苦寒。加芍药三两,除腹痛。若胁下痞硬,去大枣,以其能
补脾胃。加牡蛎四两。《别录》云∶治胁下痞热。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利小便。若
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不渴,则津液自足。加桂枝三两。微热则邪留太阳。温覆取微似汗愈。若咳
者,去人参、大枣,二味与嗽非宜。生姜,加干姜故去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古方治嗽,五味、干
姜必同用,一以散寒邪,一以敛正气,从无单用五味治嗽之法。后人不知用必有害,况伤热、劳祛。火呛,
与此处寒饮犯肺之症又大不同,乃独用五味,收敛风火痰涎,深入肺脏,永难救疗矣!
又按∶小柴胡与桂枝二方,用处极多,能深求其义,则变化心生矣。
论中凡可通用之方,必有加减法。
伤寒五、六日,正当传少阳之期。中风往来寒热。太阳之寒热,寒时亦热,热时亦寒。往来者,寒已而
热,热已而寒也。
胸胁苦满,胸胁为少阳之位。默默不欲饮食,木邪干土。心烦喜呕,木气上逆。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少阳火邪。或腹中痛,木克土。或胁下痞硬,木气填
郁。或心下悸,有痰饮。小便不利,或不渴,有蓄饮。身有微热,太阳未尽。或咳者,肺有皆饮。小柴胡汤
主之。少阳所现之症甚多,柴胡汤所治之症亦不一,加减法具载方末。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
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此条申明所以往来寒热,及不欲食,下痛上呕之故,皆
因正衰邪入,脏腑相牵所致,则立方之意,可推而知矣。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此必先见少阳之症,故用柴胡汤,服后而渴,则转属阳明矣。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此是太阳所同。胁下满,此则少阳所独。手足温而渴者,前条之
渴者属阳明,此因胁下满,则虽似阳明,不作阳明治矣。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详见桂枝类中。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与太阳、阳明,相为出入,一证可据,虽有
他证,可兼治矣。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误治。若柴
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凡误治而本证未罢,仍用本证之方,他经尽同,不独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