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
肿痛。或红或紫。或青或黄。目不能开。咽喉不利。不速治。十死八九。甚者砭针刺之。如大便硬。
加酒蒸大黄三钱缓下之。若额上面部肿赤者属阳明。本方加石膏。耳之上下前后并额旁红肿者属少阳。
本方加柴胡、花粉。项下耳后赤肿者属太阳。本方加荆防、羌活。盖大头瘟肿赤之处。分三阳经部位。
故药亦分三阳经加法。但邪在上焦。药宜轻清。频进而缓服。急则过其病所矣。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捻颈瘟

属性:头与咽中肿胀。喉痛。声不出。即虾蟆瘟。宜荆防败毒散。
邵评∶邪伤上焦。蕴于肺胃。喉痹失音等象。较大头瘟之肿在肌表者。更深一层矣。此症邪干
肺胃。当用射干以发肺邪。石膏以泻肺热。犀角以解胃毒。大黄以疏胃壅。方为正治。此方先用羌活、
独活、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燥烈而专达表。与秽邪之在上焦肺胃者。似不相值。须斟酌用为妥。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瓜瓤瘟

属性:胸高而起。呕血如汁是也。生犀饮。
邵评∶此邪在中焦而血热受伤。疫毒深重。故以清营解毒为治。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杨梅瘟

属性:遍身紫块。忽然发出。霉疮是也。刺块出血。宜清热解毒。人中黄丸。
邵评∶此症毒瘀血分。人中黄丸用苍术之燥烈。专走气分。防风之辛散。专走肝
经者。似为未合。当加银花等解毒之品。并当宣通血分为妥。若清热解毒汤用
羌葛、升麻。皆是躯壳之药。不能疏通三焦。瘟疫诸症。俱当从上中下三焦治。不
当以表里为界也。人中黄丸之苍术。虽芳香逐秽。未免燥烈太甚。宜酌用之。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疙瘩瘟

属性: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者是。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黄散。
邵评∶疙瘩一症。崇祯十六年京城大盛。患者有顷刻即死。其治法与此同。载见
说铃。同时有羊毛瘟。起病必有红点在背。挑破。中有羊毛一缕。无得活者。死有
数百万。当博求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等书。或有治法。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绞肠瘟

属性:肠鸣。腹痛。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探吐之。宜双解散。
邵评∶此症上下格拒。闭结不通。急急探吐。吐则气通。或有生机。然此湿毒多郁
于下焦。与干霍乱相近。金匮备急丸亦可用。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软脚瘟

属性:便清泄白。足肿难移者。是也。即湿温症。宜苍术白虎汤。
邵评∶湿热伏于下焦。脾不营运。用苍术白虎以清湿热。此与上条同是邪在下
焦。上条是寒湿。带中焦症。此条温热。纯是下焦症矣。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瘟疫脉候(附录)

属性:凡瘟疫脉洪大滑数。而数中兼缓者可治。紧数甚者难治。
邵评∶瘟疫是阳症。洪大滑数是阳脉。更兼缓。是有胃气。故可治。紧则无胃气。故难治。
身大热。而脉沉涩细小。足冷者危。
邵评∶大热是阳邪。沉涩细小为阴脉。阳病见阴脉。故危。足冷者。邪盛而阳衰也。
瘟病四五日。身热腹满而吐。脉细而弦强者。十二日死。
邵评∶瘟病四五日。邪已入里。腹满而吐。病在脾胃。身热脉细。阳症见阴脉。弦强
是邪盛而无胃气。故死。
瘟病二三日。头痛腹满。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邵评∶病起二三日。表里症俱见。脉见直而疾。是邪盛而正衰。故死。
瘟病八九日。头身不痛。色不变而利不止。心下坚而脉大者。十七日死。
邵评∶病至八九日。邪去表而入里矣。利不止而心下坚。是虚邪结。其脉反大。久
病脉大。则为病进。正虚邪盛。迁延必死。
又评∶此种瘟疫。是天行之疠气从口鼻而入。风热与湿浊熏蒸。其气流布三焦。
在上焦者。为大头瘟、捻颈瘟。在中焦者。为瓜瓤瘟。杨梅瘟、疙瘩瘟。在下焦者。为绞肠瘟、软脚瘟
等症。治法当宗河间三焦立论。分心营肺卫。用手经辛凉之药。清热解毒。是为正治。不可用伤寒表
里分界。而用足经辛温发散之剂也。所列诸方。学人以意参之可也。



<目录>卷四\瘟疫九传

<篇名>暑证(中同合参)

属性:按暑与 。皆日气也。不必分属。动而得之为中 。静而得之为中暑。其说出自洁古。后人因之。
未可据为确论也。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