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葛根汤(五十五)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二两)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及禁忌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葛根证六(阳明十八)

属性: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表寒外束经络壅迫郁遏阳明胃气不能容纳水谷已化之食必当注泄而下葛根麻黄泄二阳之卫郁以松里气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葛根半夏证七(阳明十九)

属性: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二阳合病经迫腑郁不能容纳水谷未化之食必当涌吐而上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葛根加半夏汤(五十六)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炮去黄汗焙)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
二枚)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阳明腑病(二十七章)

属性: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
用下法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阳明腑证调胃承气证一(阳明二十)

属性: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但传经络而不入脏腑发汗则解矣乃当三日少阳之期发汗不解而反蒸蒸发热者此不在经而
在胃也宜早以调胃承气调之免后此之用大承气此大承气之初证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调胃承气汤(五十七)

属性:大黄(三两清酒浸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大承气证二(阳明二十一)

属性: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太阳经证既罢但有阳明腑证潮热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全是胃腑燥热闭塞不通下之泄其胃热则愈宜大承气汤也
潮热即日晡发热按时发作期如潮信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大承气汤(五十八)

属性:大黄(四两) 芒硝(三两) 枳实(五枚炙) 浓朴(半斤炙去皮)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小承气汤证三(阳明二十二)

属性: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
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阳明病而见脉迟是湿旺之诊虽汗出不恶寒者表证已解然而里热未成以其土湿也其身必重浊濡滞迨至胃热已盛燥夺其
湿肺腑壅遏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证欲解可攻里也再验其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胃热盛实大便已硬也宜以大承气泄之
盖四肢秉气于胃胃寒则四肢厥冷胃热则四肢气蒸汗泄故手足汗出是为胃热之极大便硬也若汗虽多犹微发热而恶寒者外未
解也不可攻里即外已解而其热不潮尚非可下之时未可与承气汤若腹中大满不通者急不能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通其大
满而止勿令大泄下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小承气汤(五十九)

属性: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 枳实(二枚煮)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更衣者勿服也



<目录>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

<篇名>小承气证五(阳明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