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第六

<篇名>伤寒死生候

属性:伤寒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厥逆六七日,发热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形损故也。
夫病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伤寒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 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
妄治也。
伤寒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
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而不休,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为
心先绝也;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先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此为脾先绝也;溲便遗
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先绝也。
伤寒脉顺四时,夜半得病日中解,日中得病夜半解,更不传也。



<目录>卷第六

<篇名>热病死生候

属性:热病阴阳交者,热烦身燥,太阴寸口脉两冲尚躁盛,是阴阳交,死;得脉静者生。
热病得汗,身冷脉欲绝,其人已安静,但昏沉喜睡,急与四逆辈,令手足温,不尔,熟寐而卒。
热病阳进阴退,头独汗出,死;阴进阳退,腰以下至足有汗出,亦死;阴阳俱进,汗出已,热
如故,亦死;阴阳俱退,汗出已,寒栗不止,口鼻气冷,亦死。
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谓并阴,故治;热病所谓并阳者,热病已得汗,脉
尚躁盛,大热汗出,虽不汗,身和而衄,是谓并阳。故治。
热病不知痛所在,不能自收,口干渴热甚,阴头有寒者,热在骨髓,死,不治。
病若谵语妄言,身当有热,而反四逆,脉沉细者,死。
热病在肾,令人渴口干,舌焦黄赤,昼夜引饮不止,腹大而胀,尚不厌饮,目无精光,死,不
治。
热病所谓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阴气下争而还,心腹满者,死。
热病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阳气上争而还,得汗者,生。
热病得汗,脉减躁,身和面赤,此为荣未交,待时自已,肝病待甲乙之列。(《素问》云∶荣
未交日,今且得汗,待时而已。)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死;代脉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而喘,后三日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勿庸刺。
热病身面发黄,面肿,心热口干,舌卷焦黄黑,身麻而臭,伏毒伤肺,中脾者死。
热病螈 狂言,不得汗,螈 不止,伏毒伤肝,中胆者死。
热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呕胆吐血,善惊不得卧,伏毒在胆足少阳者死。



<目录>卷第六

<篇名>温病死生候

属性:有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曰阴阳交,见三死而未见一生。
(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年有此证。)温病得病,便短息微闷,神识惺惺,脉尺寸反者死。(子午卯酉
年有此证。)
凡温病患三二日,身热脉疾,头痛,食饮如故,脉直疾,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脉疾,喜吐,脉
来细,十二日死,此病不疗;八九日脉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不
弹手指,时时大,心下硬,十七日死。(心下不硬者生。)



<目录>卷第六

<篇名>天行瘥后禁忌

属性:饮酒合阴阳复病必死,生 煮面酒,韭、蕈、鳝、 、豆粉,犬羊肉肠血、生果、油肥之类,
食之皆发热黄,下利不救。诸劳动皆致复,尚可治,女劳多死。



<目录>卷第六

<篇名>解仲景脉说

属性:庞曰∶动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名曰动也。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关位占六
分,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若当阳连寸动而阴静,法当有汗而解。《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
汗。当阴连尺动而阳静,则发热,《素问》云∶尺粗
为热中。若大汗后,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此是死证。脉按之虚软,战汗而解;脉按之有力,躁
汗而解;脉虚微,必经汗吐下,无津液作汗,阴阳自和愈。
趺阳在足大指次指间,上行五寸,是足阳明胃脉也。(名曰冲阳穴也。)
少阴脉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是足少阴肾脉也。(名太溪穴。)
仲景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谓医者只凭尺寸,不诊冲阳、太溪也。
庞曰∶寸口脉浮大,浮为虚,医反下之,为责虚取实;大为无血,反饮冷水,令汗大出,为守
空迫血。致趺阳脉亦浮虚,虚寒相搏,则噎也;若趺阳脉不浮而但滑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