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为水谷之海。胃中实热者。胃阴就涸。当存胃阴为急
。胃
中虚冷者。胃阳将惫。当顾胃阳为急。凡热入胃而成可攻之证者。其攻法当在不先不后之界
。攻之太早。诛伐无过。徒伤胃气。攻之太迟。坐延时日。劫尽胃液。仲景于阳明病。既胪
列种种当急下之证。复别出种种不可攻之戒。诚以胃中虚冷者。水谷不别。则欲作固瘕。若
不能食者。攻其热必哕。又食谷欲呕者。更当急温其胃。此中寒热殊因。丝毫不容假借。然
而疑似之间。尤当细辨。即以呕证论。若太阳之恶寒呕逆。少阳之心烦喜呕。便与阳明之食
谷欲呕者不同。且同属食谷欲呕之一证。若予吴茱萸汤而反剧者。则又属热格上焦之证。
又阳明病。误攻其热必哕。然太阳误火劫津。甚亦至哕。则同一哕而寒热又不同。至于水谷
不别而作固瘕者。更与协热下利者不同。仲景辨证。如此森严。藉非寤寐神游其理。则临证
之间。几何不为他岐所惑哉。



<目录>上集

<篇名>阳明问答七

属性:问曰。阳明病传入少阳。其状何若。答曰。凡邪入阳明之府者不传。其在经者有传有不
传。
其必欲传者。在阳明病一见少阳证。盒饭从少阳和解。故仲景云。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
。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若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
者。亦当与小柴胡汤。此正阳明传入少阳之候。亟当从少阳逆夺其邪。使上焦得通。津液得
下。则胃气和而病自解。喻嘉言谓阳明之邪。来自太阳。去自少阳。太阳欲传阳明者。当推
其邪
使速还太阳来路。阳明欲传少阳者。当推其邪使速往少阳去路。此非深得仲景三昧者。不能
有些微论。且阳明病一见少阳证。即从少阳逆夺其邪。不惟少阳证罢。即阳明证亦罢。且从
少阳传入三阴之证。一罢而无不罢。必识此意。始足与语伤寒之传变。而豫防于未然。否则
必待传到一经。专治一经。总使辨证无讹。总属粗工。非圣法也。



<目录>上集

<篇名>少阳问答一

属性:问曰。何以识为少阳病。答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从耳
后。入耳中。挟咽出颐颔中。其支者。会缺盆。下胸中。循胁。以足少阳胆。与三焦相火合
化。此经受邪。多从升处而走所络之空窍。故仲景以口苦咽干目眩。括少阳病之提纲。至若

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皆邪入少阳当然之证。其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此又少阳
病中或然或不然之证。总不离一小柴胡汤加减之法。故又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
即是。不必悉具。又少阳受病。其脉尺寸俱弦。故仲景言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此又不从证而从脉。虽见头痛发热之表证。不责太阳而责少阳。则可见弦为少阳之定脉。有
此定脉定证。以审实少阳之为病。自不至误汗误下。犯少阳之大禁矣。



<目录>上集

<篇名>少阳问答二

属性:问曰。少阳病。尽传自阳明乎。答曰。此不尽然。内经谓三阳之离合。太阳为开。阳明
为阖。
少阳为枢。凡邪中太阳。有阳明以为之迎。正赖有少阳以为之拒。伤寒以出表为顺。入里为
逆。设非少阳之枢居中拦截。则外来之邪长驱直入而无所御。是少阳一经。关系甚钜。太阳
病往
往有初得之二三日。不传阳明。迳传少阳者。有太阳与少阳同时病见者。正不必尽俟阳明经
尽。
始传少阳。且邪入三阴之后。亦有还返少阳而解者。总以定证定脉为据。就脉证上审实其为
少阳病。即可主用少阳之治法而无疑矣。



<目录>上集

<篇名>少阳问答三

属性:问曰。少阳病不解。即传三阴乎。答曰。有传有不传。仲景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

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呕。此谓三阴不受邪也。若此者。其病机本不传。又少阳证一见。
即从少阳治法而病速已。则亦不传。凡阳经之病。在太阳则头痛发热。阳明则潮热汗自出。
少阳则往来寒热。若久之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之候。其中具有先见之机。然
则治伤寒家。何如乘其机之未动。亟从少阳解去其邪。以预弭阳去入阴之变。何便如之。



<目录>上集

<篇名>太阴问答一

属性:问曰。何以识为太阴病。答曰。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上循膝股内廉入腹。属脾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