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则阳盛。而火邪致逆

水邪之为病水入即吐。甚则心下支满。腹中雷鸣。又其甚者。气从少腹上冲心。或脐下悸欲作
奔豚。若此之类。皆以阳微而致水逆。火邪之为病。其人腰以下必重而痹。或圊血。或大渴
引饮。甚则谵语。又其甚者。手足躁扰。捻衣摸床。若此之类。皆以劫阴而
致火逆。水盛则火就灭。急当扶阳以制水。火盛则水立涸。急当泻火以存阴。此在太阳病误治
之后。其传变便有水火寒热之不同。正不必尽传为热。又况误汗误下之后。或大汗出。筋惕
肉。或下利不止。此亡阳之候。以大剂参附。驷马追之。犹虞不及。此尤当急温者矣。若
谓某日当在某经。而计日以定汗下。岂理也哉。



<目录>上集

<篇名>太阳问答五

属性:问曰。太阳误汗。其变有别否。答曰。最危者误发少阴汗。仲景于大青龙汤证。必辨无
少阴
证相杂者。方可大发其汗。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少阴病亦有发热身重之证。然脉微细。但
欲寐。便与太阳病不同。若误认为太阳病。而大发其汗。则肾中真气。与汗俱泄。以致筋惕
肉。真阳之亡。可立而待。又有太阳病本宜汗解。或其人阳气素虚。不相其人之津液。妄
予大发其汗。亦足召亡阳之变。更有发汗后。卫阳已虚。外风又袭。此属漏风。其人恶风
。小便难。四肢微急。难已屈伸。其证与亡阳微有别。皆当以回阳为急者也。若发汗之后。
津液被劫。真阴受戕。其人大渴引饮。不大便。甚则谵语口干咽烂。手足躁扰。甚则热深厥
逆。此真阴将涸之候。但看阴液尚有一线未亡。可施灌溉之力。若阴已涸者。救亦无及。要
之阳亡之候。其死速。急回其阳而取效转易。阴亡之候。其死迟。急顾其阴而取效反难。果
当太阳病初起时治之如法。何遽至此哉。乃知今人妄称伤寒。不察其人之病因。罔顾其人之
津液。谓病在太阳。概从汗散者。诚操刃之事也。



<目录>上集

<篇名>太阳问答六

属性:问曰。误下若何。答曰。太阳病误下后。若作协热利者。法当挽下陷之邪。仍从太阳之
表而
解。若中土陷者。以理中为急。若下元惫者。以固下为急。若下利清谷不止者。急温其里。
非四逆汤不救。此皆真阳将随下利而亡。挽回阳气。不容稍稽时日。若热邪在表。因误下之
故。致表邪陷入。搏聚于心胸。因有为痞为结之变。仲景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

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治心下痞。仲景有诸泻心法。治结胸。仲景有大小陷胸法
。各因其势之轻重缓急。分别救疗。其法丝丝入扣。不容分毫假借。宜熟玩也。今人于太阳

下法。亦不敢轻试。然但屏去硝黄。以为慎下。至一切香燥导气之品。最耗散正气者。反恣
行无忌。致酿成种种变逆。我见甚多矣。夫岂必待用硝黄而后为妄下哉。



<目录>上集

<篇名>太阳问答七

属性:问曰。误火者其变亦有别否。答曰。太阳病脉浮者当以汗解。汗者心之液。心主营。必使
营与卫
和。则汗出津津而解。若以火迫汗。火气内攻。营气受灼。故或圊血。或发黄。或谵语。甚
至口干舌烂。骨焦筋伤。种种皆亡阴之象。此证之易辨者。又有其人心阳素虚。一遇火灼。
心阳随之外越。以致惊狂卧起不安者。亟亟挽飞越之阳神。间有可救。然亦危矣。同属误火
。其变证亦有亡阴亡阳之别。误火之弊。今人亦不敢妄试。然当太阳病时。习用辛热迫汗者
。其弊与误火等。可不慎哉。



<目录>上集

<篇名>阳明问答一

属性:问曰。何以识为阳明病。答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然泛言胃实。恰从何处辨证
而知
阳明之为病。此其间亦有经府之别。发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甚则舌上干燥而烦。渴
欲饮水者。此是阳明经证。若潮热不大便。谵语。腹满痛者。此属阳明府证。传经之邪。在
经则传。入府则不传。故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惟有亟从下夺而解。其欲
作经者。阳明一经。来路自太阳。去路自少阳。其太阳证未罢。而阳明证已见者。亟当从太
阳领出其邪。以断阳明从入之路。若阳明证具。而少阳证未见者。当直折本经散漫之热。使
胃中津液和而愈。以断阳明从出之路。若阳明证未罢。而少阳证已见者。又当亟从少阳和解
之法。即以断从少阳转入三阴之路。此传经之邪。亟当相其人胃中之津液。前后照顾。预防
变逆。不必尽属可攻之证。至既入于府。无所复传。不予亟攻。津液随竭。则惟当急下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