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知在脏也。由此观

。不特阳经之病。宜取决于寸口。即病之由阳入阴。或直入阴经者。寸口之诊。皆不容忽
矣。有此十六字以为大纲。此外之相搏而成病脉者。即从此引伸触类。以审病因之所在。此
在平日熟玩工夫。



<目录>上集

<篇名>趺阳少阴脉论

属性:寸口脉为一身营卫之主。设非胃气。何以上输津液而分布营卫。趺阳者。正阳也。居中
土为
五行之母。是持脉必以胃气为本。少阴属肾。肾为水脏。与三焦合为一气。人身之真水真火
。根
蒂于此。水赖土制。少阴必得趺阳镇伏。而后能交合三焦。蒸布津液。经曰少阴负趺阳者顺
也。
趺阳以候胃气。为中焦之主。少阴以候肾气。为下焦之主。实与寸口脉分发上中下三部。按
叔和脉诀。以冲阳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者。为趺阳之诊。然脉法未有按
足之明文。且本论明言脉有三部。阴阳相乘。又何以言寸口而不及关尺。则知两关主中焦。
脾胃之所司。即趺阳之诊。两尺主下焦。肾之所司。即少阴之诊。趺阳诊在关。以右统左。
少阴诊在尺。以左统右。亦犹寸口脉之专主手太阴也。欲明趺阳少阴之诊。还在三部内推详




<目录>上集

<篇名>脉分阴阳死生论

属性:门人问曰。仲景云。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世遂谓仲景之书。专主扶阳而
抑阴
。然与答曰。此阴阳二字。只须就表里虚实上讲。凡邪之中人。在表为轻。在里为重。出表
为顺。入里为逆。阴病见阳脉。则里邪有出表之机。故主生。阳病见阴脉。则表邪有陷里之
势。故主死。大浮动数滑五者为阳脉。阳脉主表主实。阴病见阳脉。则正复而邪自退。病虽
重可生。沉涩弱弦微五者为阴脉。阴脉属里属虚。阳病见阴脉。则正衰而邪孰御。病虽轻亦
死。阳病本主生。然见阴脉。则生中伏有死机。阴病本主死。然见阴脉则死中具有生路。两见
字即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之义。临病之工。可不知戒惧乎。至于扶阳抑阴。乃是元明以
来相沿之陋说。易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阳统乎阴。然而阳亢有悔。阴承乎阳。然而阴疑必战
。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谓病者。悉由乎阴阳之偏也。仲景治病诸法。第就其阴
阳之偏胜者。剂其偏而病自已。故有时阳气亢极。但用纯阴之剂。不杂一毫阳药。非毗于阴
也。育阴正以剂阳。有时阴气盛极。但用纯阳之剂。不杂一毫阴药。非毗于阳也。扶阳正以
剂阴。其有阴阳气虽偏胜。而尚未至于偏极者。阳药方中。必少加阴药以存津。阴药方中。
必少加阳药以化气。虽有时寒热互投。补泻兼进。似乎处方之甚杂。其实原乎阴阳互根之理

剂其偏胜以协于中。人受中以生。圣人之道。中道也。后世圣道不明。流为曲说。因之丹溪
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论。景岳辟丹溪。而又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之论。则学人漫无适从
而惑滋甚矣。内经生气通天论。明言生之气本于阴阳。其论司天运气治诸胜复之法。则但曰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是明言阴阳贵得其平
矣。仲景之
学。直接轩岐。历圣相传之道。不外一中。偏阴偏阳。总属邪说。读仲景书。当在中字上着
眼。



<目录>上集

<篇名>仲景六经辨证与内经热病论互异

属性: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与内经不尽相合。余尝深思之而不得其解。及读程郊倩伤寒后条辨
。其
贬驳叔和序例内。有一段入理深谭。殊为可采。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着一类字。
见热病特伤寒中之一类耳。然类而不类。亦不类而类。盖同此六经。而病因之寒热有不同。
如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类也。其不类者。恶寒与不恶寒也。二日阳明受之。身热
目痛鼻干不得眠。类也。其不类者。伤寒入胃。热病不入胃。入胃则不传故也
。三日少阳受之。胸胁痛而耳聋。类也。其不类者。伤寒有往来寒热。热病但有半里之热

而无半表之寒也。伤寒三阴证。有寒热错杂之不齐。热病则但有热而无寒。四日太阴受之。
则腹满嗌干。全不类。伤寒腹满吐利食不下之太阴也。五日少阴受之。则口燥舌干而渴。虽
类伤寒少阴负趺阳之一证。而总不类。伤寒脉微细但欲寐之少阴也。六
日厥阴受之。则烦满而囊缩。在伤寒烦或有之。而却不类。伤寒食不下下即吐蛔之厥阴也。
似此剖晰精详。可称千古只眼。而吾更谓内经之言日数者。使人知其常。仲景之不言日数者
。欲人通其变。学伤寒家。先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