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属表,可发汗,麻黄汤。若脉迟汗多,微恶
寒者,表未解也,虽阳明证,可桂枝汤。
少阳病,头汗出,微恶寒,柴胡桂枝汤。
发热,汗出后恶寒而呕,但心下痞者,五苓散。发汗后恶寒者,虚也,芍药附子甘草汤。
恶寒,脉微而复利,正亡血也,四逆汤加人参。汗后恶寒,脉细数浮迟,呕不止,理中丸。
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而恶寒,表未解也,当先解表,桂枝汤,后攻痞,三黄泻心汤。
太阳病,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若微恶寒者,桂枝加芍药附子汤。
少阴病,脉沉细,恶寒者,四逆汤。若下利,恶寒而倦,手足温者,小建中汤。若恶寒而倦,
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大柴胡汤。
亡血家不可发汗,汗之则寒栗而振,小柴胡汤、芍药汤。
脉弱者不可发汗,汗之,则寒栗不能自还,当归四逆汤。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背恶寒

属性:背为阳,腹为阴。背恶寒,阳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气盛。阴气盛者,口中和。阳气内陷者,
口干燥,附子、白虎宜加详审。
口中和,背恶寒者,属少阴,附子汤及灸气海。阳气内陷,口干燥,背恶寒,白虎汤。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寒热

属性:寒热往来者,阴阳相胜,邪正相争而作也。盖阳不足,则阴邪出于表而与之争,
故阴胜而为寒。阴不足,则阳邪入于里而与之争,故阳胜而为热。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
则多热。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相半,乍往乍来而间作也。小柴胡汤专主寒热,寒多者,加桂;热
多者,加大黄,是大法也。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桂枝麻黄各
半汤;脉微缓者,不可汗,宜越婢汤。
病至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大柴胡汤。心烦发呕,胸膈满,不欲食,寒热往来,小柴胡
汤。
汗下后不呕不渴,头汗出,胸膈满,小便不利,寒热往来,柴胡桂姜汤。
热多寒少,尺脉迟者,荣血不足,黄 建中汤。脉浮大,寒热往来,宜祛邪。
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潮热

属性:潮热,属阳明,阳明旺于未申,一日一发,日晡而作也。邪入胃腑,为可下之证。设或脉浮而
紧,潮热而利,或小便难,大便溏者,热未入腑,犹带表邪,先当
和解其外。如小便利,大便硬,方可攻之。若潮热于寅卯,寅卯则属少阳,潮于巳午,则属太阳,
是又不可不辩。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潮热,脉实,可下,小承气汤或大柴胡;脉虚者,不可下,
桂枝汤。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大承气汤。阳明病,脉浮而紧,必潮热,发作有时,但脉浮者,必
盗汗出,柴胡桂枝汤。
腹满,不大便,潮热,小承气汤微利之。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似疟

属性:似疟,一名疟状,作止有时,非若寒热往来无定也。
太阳似疟,脉浮洪,桂枝汤;清便自可,不呕,一日二三度发,桂枝麻黄各半汤。
阳明似疟,烦热汗出,日晡发热,脉浮,桂枝汤;脉实,承气汤。
妇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亦如疟状,小柴胡汤。
热多寒少,阳乘阴也。若尺脉迟,为血少,先以黄 建中汤养其荣卫。脉不迟,却以小柴胡汤、
桂枝汤、越婢汤选用之。
厥阴脉浮缓,囊不缩,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汤加桂;渴者,柴胡加人参栝蒌汤。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无汗

属性:无汗,寒邪中经,腠理闭密,津液内渗而无汗也。若风、暑、湿干之,则自汗出矣。当汗之证,
与麻黄汤三剂而不得汗者,此又不可疗也。
太阳当热,无汗头痛,麻黄汤。项背强,兀兀无汗,葛根汤。刚 ,发热恶寒,无汗,葛根汤
或小续命汤。
脉浮发热,无汗,表不解者,麻黄汤;汗不止,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
白虎加人参。
阳明反无汗,脉浮而喘者,麻黄汤。若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身必发黄,五苓散加茵陈。



<目录>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篇名>自汗

属性:卫气者,所以肥腠理而固津液者也。卫为邪所干,不能卫护于外,由是而汗出焉。且自汗者,
有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