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又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又曰。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又曰。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雍曰。此一证传写之误。校正者谓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此即仲景吐下后。

  欲饮水数升。白虎加人参汤之证。又非此也。仲景别条云。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表不解者。尚不可服。况里有寒者乎。详此证。当作伤寒脉浮滑。此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是亦仲景之言。故仲景厥阴论中。脉滑而厥。亦为里有热。亦用白虎也。

  又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又曰。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远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雍曰。宜炙甘草汤。

  难治者。谓代阴脉也。金匮要略云。脉结心悸。炙甘草汤是也。仲景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

  加白术汤主之。雍曰。桂枝附子汤。非桂枝加附子汤也。朱氏名曰桂附汤者是也。所主不同。而世多误用。故朱氏少辨其名。今桂枝加附子汤。系桂枝第六方。桂枝附子汤。系桂枝第十七方。去桂加白术者。谓自桂枝附子汤中去桂枝加白术。非谓桂枝加附子汤中加减也。宜详之。

  又曰。病欲吐者不可下。常氏云。可小半夏加橘皮汤。

  又曰。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常氏云。可桂枝麻黄各半汤。雍曰。根据可汗证中。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又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官本及脉经汗之皆作下之)因作痞。脉浮而紧。

  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常氏云。可小陷胸汤、泻心汤。雍曰。宜用半夏泻心汤。

  卷六

  阳明经证治八十七条

  仲景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

  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庞氏曰。此证恶寒。可发汗。若恶寒罢。反自汗恶热者。为胃家实。属正阳阳明。宜调胃承气汤。

  仲景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

  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庞氏曰。本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名曰太阳阳明也。本传到少阳。因发汗。利小便。胃中燥。大便难者。名曰少阳阳明也。病患本风盛气实。津液消烁。或始恶寒。汗出后。恶寒既罢。

  而反发热。或始得病。便发热狂言者。名曰正阳阳明也。凡阳明证。

  俱宜下。唯中寒恶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

  又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千金作胃中寒者非。

  又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又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又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又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又曰。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又曰。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又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又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又曰。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又曰。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常氏云。可桂枝麻黄各半汤、小柴胡汤。

  又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又曰。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常氏云。可理中汤、猪苓汤。

  又曰。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