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9-仁术便览-第21页

两) 砂仁 槟榔 沉 香(各五钱)
上为末,水糊丸,每三五十丸,陈皮汤下。
<目录>卷一\胁痛<篇名>【柴胡泻肝汤】
属性:治郁怒伤肝,胁肋痛在左者。
柴胡(一钱二分) 甘草(五分) 青皮(炒,一钱) 黄连(炒,八分) 山栀(炒,
八分) 当归 一方 治死血作痛。瘦人多怒者常患此。
桃仁(九个) 红花(八分) 川芎(八分) 归尾(酒制,一钱半) 芍药(一钱) 柴 胡(八分)
一方 治肥白人气虚,两胁痛,发热者。
人参(七分) 黄 (八分) 柴胡(一钱) 黄芩(八分) 木香(六分) 青皮(一 钱) 川芎(五 <目录>卷二<篇名>脾胃属性: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燥痛,难以屈伸,身体沉重,
心烦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惰,口失滋味,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 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脓血,胸满短气,咽膈不通,安卧嗜 睡无力,不思饮食。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调中益气汤】
属性:升麻(二分) 黄 (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四分) 木香(一分) 人参(
五分) 柴胡(二分) 陈皮(二分)
如时湿燥热,是下元蒸蒸发也,加生地、黄柏。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
腹常 又治气血俱虚头痛,加 川芎(二分) 蔓荆子(三分) 细辛(二分)
上水二盏,煎服。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养胃汤】
属性:治脾胃虚寒,呕逆恶心,腹胁胀满,肠鸣泻泄,或外感寒热如疟,骨痛。
藿香 浓朴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草果 附子 甘草 陈皮 人参 白术(各七钱)
腹痛加肉桂、吴茱萸。
上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五片煎。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白术和胃丸】
属性:治久病不能食,而脏腑或结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消痰去湿,和脾胃,
进饮食。
浓朴(姜制) 半夏(姜制。各一两) 白术(一两二钱) 陈皮(八钱) 槟榔 枳 实(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姜汁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水送下。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思食调中丸】
属性:治脾胃久弱,三焦不调,气滞胸膈,痞闷不食,呕逆恶心,或吐痰水。
神曲(炒) 麦芽(炒) 陈皮(去白) 半夏曲 乌药(各一两) 槟榔 人参(各 七钱) 白术(
上为末,蜜调白面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饮送下。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治中汤】
属性:治脾胃不和,呕逆霍乱,中满虚痞,或泄泻。
人参 甘草(炙) 干姜 白术 青皮 陈皮 半夏(各等分) 丁香(减半) 呕吐 不已加藿香 上每服三钱,水一钟,姜三片煎。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胃风汤】
属性:治虚症能食,麻木,牙关紧急,搐目,肉蠕,胃中有风,独面肿,或四肢肿。
蔓荆子(一分) 柴胡 本(各三分) 升麻(二分) 麻黄(五分,不去节) 干 生姜(二分) 草豆蔻 黄柏(各三分) 羌活(三分) 归身 苍术 葛根(各一钱) 白 芷(一钱二分) 甘草(炙,一钱半)上水二盏,枣四枚,分作二服煎。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平胃散】
属性: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常服暖胃消痰。
苍术(米泔浸,八两) 浓朴(姜制) 陈皮(各五两) 甘草(炒三两)上每服一两,
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一方 治脾胃不和,饮食后倒饱,嘈心痞气。此药主之,开郁化痰,进食。
苍术(一钱) 白术(八分) 半夏(一钱) 茯苓(八分) 甘草(五分) 浓朴(七 分) 神曲(六分) 麦芽(八分) 陈皮 山楂(各八分) 黄连 枳实 桔梗(各七分)
上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香砂和中汤】
属性:和脾胃,疗心腹气痛,妇人尤宜。
藿香 苍术(各一钱半) 砂仁 浓朴(姜炒) 陈皮 茯苓 半夏(姜制) 香附 青 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香 磨水三匙,有郁加栀子仁。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六君子汤】
属性:治脾脏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
人参 白术(各一两) 橘红 半夏 枳壳 甘草(炙,各五钱)每服一两,姜七片,
枣二枚煎。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参苓白术散】
属性:凡大病后调助脾胃,此药最好,退虚热。方见泄门。
<目录>卷二\脾胃<篇名>【八珍汤】
属性:补脾阴不足,和血气,理脾胃。
当归 川芎 地黄 芍药 人参 茯苓 甘草 砂仁(各等分)每服五钱,姜七片,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