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8-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第34页


天时 大风发荣,雨生毛虫。
民病 血溢,经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痛。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以下生上,泻甘补咸。
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大火至,疫疠, 君令宣行,湿蒸相搏,豪雨时降。
民病 瘟疫盛行,远近咸苦。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土旺克水,补肾泻脾。
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雷雨,电雹,地气腾,湿气降。
民病 身重,跗肿,胸腹满,感冒湿气。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甘旺咸衰,补肾益膀胱。
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炎热沸腾,地气升,湿化不流。
民病 腠理,热血暴溢,寒疟,心腹胀,浮肿。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土能生金,益肝泻肺。
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大凉,雾露降。
民病 皮肤, 寒疟,痢甚行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以上克下 泻脾补肾。
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一月小寒终止。
天时 大寒凝冽。
民病 关节禁固,腰腿拘痛。
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岁气火化之候。
少阳相火者,三焦浮流之火,火邪炎上,上克肺金,金受克,肾水失母,则上盛下虚,
虚阳上攻,变生诸疾,致伤元气。
厥阴风木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子父相逢,泻苦益辛。
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热风伤人,时气流行。
民病 寒热交作,咳逆头痛,血气不调,心腹不快。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肺衰心盛,制苦益辛。
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暴风疾雨,温湿相蒸。
民病 上热咳逆,胸膈不利,头痛寒热。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夏旺火炽,补肺益大肠。
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炎暑亢旱,草萎河输。
民病 烦热,目赤喉闭,失血,热渴,风邪,人多暴死。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火能生土,泻甘补咸。
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风雨时降,炎暑未去。
民病 疟病交作,寒热头痛。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肺金受邪,泻苦补辛。
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寒热风雨,草木黄落。
民病 寒邪风热,君子周密。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心火受克,泻咸补苦。
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一月小寒终止。
天时 寒温无时,地气正寒,霜露乃降。
民病 感冒寒邪,关节不利,心腹痛。
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岁气燥化之候。
阳明燥金者,肺与大肠之气,象庚辛金也。
少阴君火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金木相克,补酸泻辛。
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阴始凝,风始肃,水乃冰寒,雨多,花开迟 民病 寒热浮肿,失血,呕吐,小便赤淋。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火盛金衰,泻苦益辛。
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臣居君位,大热早行。
民病 疫疠流行,人多猝暴。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主盛客衰,泻心补肺。
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燥热交合,风雨暴至。
民病,寒热头疼,心烦作渴。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以下生上,泻辛益酸。
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早秋寒雨,有伤苗稼。
民病 猝暴 寒热,风邪伤人,心疼,浮肿,疮疡,失血。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金盛木衰,泻肺补肝。
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冬行春令, 草木生青,风雨生虫。
民病 寒热,作痢,气血不和。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客来助主,益苦泻咸。
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气候反温,蛰虫出现,反行春令。
民病 疫疠,温毒,寒热伏邪。
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岁气寒化之候。
太阳寒水者,足膀胱经也,与足少阴肾经合为表里,属北方壬癸水。
太阴湿土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脾胃受邪,泻咸助甘。
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气早暖,草早荣温风至。
民病 瘟疫,寒热,头痛呕吐,疮疡。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心火受邪,泻咸补甘。
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春寒多雨,寒湿无时。
民病 气郁中满,浮肿,寒热。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以上克下,泻咸助苦。
自四月小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