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附哮属性:
四陈散
治痰哮。
陈 茶 陈薄荷 陈皮 陈紫苏(各二钱) 姜十片。煎熟温服。
必胜饮
治哮症久久不愈。一服即止。
半夏 枳实(各二钱) 石膏( 三钱) 杏仁(去皮尖) 茶叶 麻黄 栝蒌霜(去油) 甘 草(各一钱) 姜五片。不拘时服。
二仙丹
治一切哮症。
沉香(一两) 莱菔子(淘净蒸熟晒干。五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为细丸。每服八分。白滚汤送下。
【目录】卷之三\咳嗽门【篇名】附喘属性:呼吸急促之甚。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然火有虚实。虚者气乏身虚。实者气 壮身热。凡喘未发时。以养正气。已发时。以攻邪为主。
【目录】卷之三\咳嗽门【篇名】附喘属性:
定喘汤
治胃虚作喘。脉气无力。抬肩撷项喘而不休。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二钱) 辽五味(二十一粒) 麻黄(五分) 白术(土炒) 杏仁(去 )陈皮 葶苈子(各一钱二分) 加黑枣二枚。食远服。
二母汤
治水喘。水气辘辘有声。怔忡者。
辽五味 黄柏(酒炒) 知母(盐酒炒) 贝母(去心各二钱) 加黑枣二枚。食远服。
平喘汤
治火喘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匕复喘。
苏子(炒) 黄芩(酒炒) 枳实(各二钱) 山栀仁(炒黑) 桔梗(炒) 杏仁(去皮尖) 栝 蒌仁(去油) 桑白皮(各一钱) 加灯心三十茎。食远服。
保肺饮
治肺气不足。因嗽久而作喘。
白茯苓 人参 金沸草 麦门冬(去心各一钱) 辽五味(二十一粒) 阿胶(蛤粉炒) 紫菀 (各二钱) 水煎温服。
紫金锭
治一切痰喘食喘。气喘。水喘。惟火喘不可。用姜汤磨服二钱。(方见痰症门)
三拗汤
治外感风邪。并多服参 发喘。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皮尖各二钱) 生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黑枣二枚。煎服。
【目录】卷之三【篇名】呕吐门属性:(附翻胃)
呕者有物在中。其所来之道远。故必呕而出也。吐者亦有物在中。其所来之道近。故一 吐而即出也。分而言之。微有不同。合而言之。同归于火。饮食痰涎停积不化。胃气一升。则涌 而出矣。其与翻胃相似。而实各有所属翻胃属寒。呕吐属热。惟其热也。故其出也。无定时 。或随食随吐。或食良久而后吐。随食随吐者。火邪急速不及入胃而即出。无呕吐之苦。无 挥咯之劳是即吐之谓也。食良久而后吐者。火犹稍缓。必入胃余时。委曲而出。酸苦万状。
伤神劳精。肠卷而腹急。是即呕之谓也。而所出之物。亦不甚尽惟翻也。则阴气下结。水谷 暂容。朝食则暮吐。暮食则朝吐。或朝食至午而吐。午时至暮而吐。其吐必尽所食日日如此 不少愆期。盖胃家受寒不能运化。自不容于不出。此翻胃与呕吐所以不同也。又有吞酸吐酸 者何也。盖饮食入胃。胃弱不能消。而又挟肝火。是以作酸。浮饮停蓄。变为酸痰。肝火升 即吐。肝火降即吞。其吞与吐。皆肝火升降之所为也。故治呕吐者。必治其热。治翻胃者。
必治其寒。治吞酸吐酸。必抑其肝。而后所投之药无不中矣。
【目录】卷之三\呕吐门【篇名】脉云属性:关上脉滑。而大小不匀者。必吐逆。又云。呕吐无他。寸紧滑数。微数血虚。单浮带芤 则有瘀。最忌涩弱。
【目录】卷之三\呕吐门【篇名】立方属性:
安胃和中退
治呕吐。因饮食过多。一时不能克化。胃窄不能容。又挟寒邪于内。
山楂 槟榔 草果 藿香 白豆蔻(各一钱五分) 半夏(姜矾制) 南星(泡过) 浓朴 苏梗(各一钱) 生姜十片。煎服。
姜橘饮
治呕吐干哕。四肢厥冷。
广橘皮(四两) 老生姜(六两) 水煎不拘时服。
藿香定呕汤
治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寒热眩晕。不进饮食。
人参 藿香 半夏(各一钱) 枇杷叶(五片蜜炙) 苍术(一钱二分) 内桂 木香 橘红 桔梗(各七分) 甘草(三分) 水煎空心热服。
加味二陈汤
治气郁伤脾。饮食停胃。以致呕吐。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各八分) 藿香梗 砂仁 浓朴 香附(各一钱) 山楂肉 红豆蔻(各六分) 生姜五片。煎服。
调胃和中汤
治中脘寒痰。呕吐不止。
大附子(童便制) 橘红 苍术 青皮 草果 子丁香 半夏(各一钱五分) 生姜十片。
六妙饮
治吐呕不止口渴身热。
陈皮 半夏(姜矾制) 黄连(姜汁炒) 栀子仁(酒炒) 槟榔(各三钱) 老生姜(五钱)
水煎温服 【目录】卷之三\呕吐门【篇名】附翻胃属性:
丁沉透膈汤
治胃气不和。痰涎阻隔。翻胃呕吐。膈噎痞塞。
沉香 丁香 砂仁 人参 苍术 藿香 青皮(醋炒) 陈皮 半夏 浓朴(姜汁炒) 香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