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竹沥之类。然而刚柔之 。不可不 辨也。如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脉弦长。头急胸满。口噤手足挛急切牙。甚则搐搦筋头强直。
角弓反张。此为刚 。太阳微热多汗。不恶寒。脉迟 涩弦纫。四肢不收。时之搐搦。开目含口。此为柔 也。
<目录>卷之二\HT症门<篇名>门属性:太阳病发其脉沉而细者为 。
<目录>卷之二\HT症门<篇名>门属性:\x葛根汤\x 治刚 。
干葛(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 甘草 羌活(各二钱)
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x桂附汤\x 治柔 。
官桂 大附子 防风 黄芩 川芎 防己 甘草 玄参(各一钱)
生姜三片。煎熟热服。
\x八味顺气散\x 治七情 。
陈皮 青皮(炒) 白茯苓(去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芷(各一 钱) 甘草(三分)
水二钟。加黑枣二枚。煎熟热服。
\x益元汤\x 治去血过多 。
当归 生地 人参 黄 (各一钱) 川芎 白术 丹皮(各一钱五分)
水二钟枣二枚煎服。
\x祛风逐痰汤\x 治痰 挟风。
半夏曲 枳实(炒) 橘红(各一钱五分) 桔梗(炒) 胆南星 明天麻(湿纸包煨) 防风 薄荷(各一钱) 全蝎(七枚洗净)
水二钟。加竹沥半酒杯。姜汁十茶匙。
\x抑火汤\x 治火 。
川黄连(酒炒)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黄芩(酒炒) 黄柏(炒各一钱五分) 知母(
盐水炒) 枳壳(麸炒) 甘草 玄明粉(各一钱)
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童便半酒杯。
<目录>卷之二<篇名>麻木门属性:(附脱阳)
人皆以麻木为一病而不知麻与木固自有不同也。所谓麻者。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 万小 虫乱行杂沸。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者是也。所谓木者。非痒非痛。自己之肌肉。如他人之肌 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觉者是也。麻如木之乱。故名曰麻木。如木之浓。故名曰木。麻犹知 痛痒。而木则全无觉矣。然求其痛之所属将何以断之。盖麻有久暂。木有久暂。临时之麻者 。或因坐卧不得其所四体相压阻节。荣卫血行既迟。而气亦未至故也。然麻或太甚。亦有似 于木焉。临时之木者。亦因坐卧不得其所。四体重压又着寒气一时不曾护持。而荣卫不相联 属。血已不行。而气久不至。故也。然木或还醒。亦有似于麻焉。此其临时之麻木。虽因气 血不足。而有未足为病惟久麻久木者。斯为病耳。
盖经年累月无一日而不麻者。麻之久者也。麻之久者。非坐卧不稳所致。必其内气虚甚。风 痰辏为患。不能作麻。以其挟于风邪。痰为风之所嘘。如 风吹波浪。自腾沸而去。肌肉之中已为风痰所处。阴阳二气失其营运之柄。安得而不麻乎。
经年累月无一日而不木者。木之久者也。亦非坐卧不稳所致。乃是死血凝滞于内。外挟风寒 又因阳气虚败。不能运动而肉已死。若与我不相干。此其所以木也。人之一身。皆气血所养 。气血行迟。即能成病。况其不行乎。此久麻久木所以可畏也。然麻木之处。小犹可治之。
若半体一肢。甚难救疗。医者知此。则人之死生。病之轻重。了然于胸中。而用药之妙。尤在 善处。其可以执法乎。使暂麻暂木而用重剂。则损其真元。久麻久木而用轻剂。则不能取效 。审而治之可也。
<目录>卷之二\麻木门<篇名>脉云属性:脉浮而濡属气血虚。脉浮而缓属湿。脉浮而紧属寒。脉涩而芤属死血。脉紧而滑属湿痰 <目录>卷之二\麻木门<篇名>立方属性:\x人参调元汤\x 治一身麻木。四肢倦忌。
人参 沙参 黄 (各二钱) 甘草(五分) 肉苁蓉 白芍 川芎(各一钱) 北五味(二 十七粒)
水煎温服。
\x舒气活络丸\x 治男妇七情所感。气血不行。手足顽麻。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沉香(忌见火) 香附(醋制各二两) 桂枝(八钱) 川芎 牛 膝乌药 苍术(炒) 薏苡仁(炒) 生地(忌铁器) 柴胡 丹皮(炒)
桑寄生(各二两五钱) 甘草 防己 茯神(各一两) 大附子(一个童便黄连制)
上为末。老姜四两捣汁。加水法为丸。每服空心服三钱。白滚汤下。
大法麻木之属。虽有风痰死血之分。然治疗之药。皆当以热药为引导。如生姜。附子。
官桂 川乌之类。以引经药引至各经。如手臂用桑条。股足用牛膝。威灵仙之类。以行气药通其气 。如乌药。木香。枳壳。青皮之类。以通窍药开其经络。如木通。穿山甲。牙皂之类。有痰则 去痰。有风则去风。有血则行血。此其总纲也。
久麻者。皆气虚。为风痰所辏也。然系气虚。亦不暇补其气。先补其气。则风无能而自 散。
痰无能而自去矣。宜以生姜为引导。枳壳以开气。半夏南星以逐痰。防风羌活荆芥以散风。
牙 皂木通以通经络。手臂用桑条。股足用牛膝以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