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茯神 冯(四二) 产后两月。汗出身痛。(营卫兼虚) 归 建中汤。
余 产后不复。心悸欲呕。遇寒腹痛。先议进和营卫。继当补摄。归桂枝汤加茯苓。
吴(三八) 胃痛三月不止。茹素面黄。产后吞酸少食。中焦阳惫。岂宜再加攻泄。与辛补血络方。
(阳虚胃痛血络瘀滞)
桃仁 归须 公丁香皮 川桂枝 半夏 茯苓 某 产虚。下焦起病。久则延胃。不饥不食。乃阴损及阳。阳明脉空。厥阴风动掀旋。而头痛面浮。
肢冷指麻。皆亡血家见象。(阴损及阳肝风犯胃)
人参(一钱) 杞子(炒焦三钱) 归身(一钱) 牛膝(盐水炒焦一钱) 巴戟天(一钱)
浙江黄甘菊花炭(五分) 茯苓(一钱半)
(丸方)人参(二两另研) 茯苓(二两蒸) 萸肉(二两炒焦)
五味(一两半) 杞子(二两炒) 桑螵蛸谷(盐水煮烘一两) 生白龙骨(一两) 浙江黄菊花 (一两炙炭)
蜜丸。早服四钱。开水送。
杨(三一) 自幼作劳。即患头眩。加之刮痧。一月之内。必发数次。前岁产后。体甚不健。右耳 日夜响鸣。鸣即头眩。神色衰夺。唇黄舌白。带下手冷脚肿。脉右大是阳明空。气泄不固。暖下温中 主之。(胃虚下焦虚寒)
人参(二两) 桑螵蛸(三两制) 鹿角霜(一两半) 淡苁蓉(一两半) 炒杞子(二两)
柏子霜(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紫石英(一两半醋 飞) 白龙骨(一两半)
红枣四两。蕲艾五钱。水煮捣丸。服四钱。
某 胃痛欲呕肢冷。痛引腰背。产后病发更甚。
当归 炒沙苑 炒黑杞子 炒黑小茴 鹿角霜 生精羊肉煎服。
(丸方)人参 鹿茸 生杜仲 炒杞子 当归 鹿角霜 茯苓 沙苑 小茴 羊腰子蒸熟捣丸。
邹(三二) 阳不入阴。不寐汗出。产伤。阴先受损。继而损至奇经。前主温养柔补。谓阴伤不受桂附刚 猛。阅开列病情。全是阴虚阳浮。漏经几一月。尤为急治。夜进局方震灵丹五十粒。前方复入 凉肝。益阴配阳。是两固法则。(阴虚阳浮经漏)
人参 麋茸 枸杞 天冬 茯神 沙苑 某 产后淋带。都是冲任奇脉内怯。最有崩漏劳损淹缠之虑。但固补实下。须通奇经者宜之。
(奇脉虚淋滞)
桑螵蛸 人参 茯苓 生杜仲 沙苑 芡实 湖莲 陈 产后百脉空隙。腰脊痛漏淋。
桑螵蛸 鹿角霜 龙骨 淡苁蓉 炒杞子 沙苑 茯苓 吴 阅病原。产后阴虚液亏。加以平时嗔怒。阳气暴升。络血不宁。奇空冲任少贮。带淋暗泄等 症。
阿胶 天冬 当归 白芍 淡黄芩 青蒿膏 女贞子 茯神 乌骨鸡炙 蜜丸。
赵 蓐损八脉。经水不来。带下频频颇多。产后下焦先虚。继及中宫。乃血液脂膏之涸。桂附热 燥。更助劫烁。此温药。是温养之义。非温热之谓。
人参 河车 麋茸 鹿角霜 归身 茯苓 紫石英 杨 瘕泄起于产后。三年方愈。下损已极。经水几月一至。来必衰颓如病。奇经冲任交空。下焦 畏冷。食冷则泻。心中疼热。暖下温经主之。(虚寒瘕泄)
人参 鹿角霜 炒菟丝 生杜仲 炒杞子 熟白术 淡骨脂 茯苓 蒸饼丸。
金(三八) 经后即背寒不热。逾月不愈。嗽痰有血。自秋令产蓐。屡屡若伤风咳嗽。正月至谷减。思产 后不复是下虚。形寒减食。先调脾胃。即和营卫法。(中虚) 人参建中汤。
某 易饥易怒。腹溏气坠。知饥不进食。自胎前至今。两月不愈。并非客邪。用固摄升阳。(督任虚寒)
鹿茸 鹿角霜 熟地炭 当归 桂枝 五味 茯苓 某 产后十年有余。病发必头垂脊痛。椎尻气坠。心痛冷汗。此督任气乖。跷维皆不用。是五 液全涸。草木药饵。总属无情。不能治精血之惫。故无效当以血肉充养。取其通补奇经。
鹿茸 鹿角霜 鹿角胶 当归 茯苓 杞子 柏子仁 沙苑 生杜仲 川断 潘 胎前水溢浮肿。喘满不得卧。余用开太阳膀胱获效。既产浮肿自然渐退。女科不明产后 下虚。专以破气宽胀。百日来腹大且满。按之则痛。此皆气散弥漫。丸药又补涩守中。益助其 钝气血凝涩。经候不来。为难治之病。议肾气汤。 药成炭。取其气之通。勿令味浊。兼调琥 珀末以调其血涩。仿古法中之所有。非杜撰也。(阳虚肿胀)
桂七味加车前牛膝。炒炭。水洗煎。临服调入琥珀末。
徐(三六) 产后九年。心中胀甚则泻甚。肌浮足肿。食减过半。凡胀必有喘。产后先伤在下。用薛氏 济生丸三钱。十服。
某 产后血去过多。下焦冲任空虚。跗肿腹膨。形寒面黄。脉濡。当用温养。
鹿角霜(三钱) 补骨脂(一钱) 紫石英(三钱) 茯苓(三钱) 桂心(四分) 炒黑小茴 (七分)
方(三二) 脉沉濡。产虚寒入。痛胀。腹鸣晨泄。病患述心痛呕逆。其实治下为是。
熟附子 胡芦巴 良姜 炒黑茴香 茯苓 广木香 朱(四六) 脉微弱。形无华色。据说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