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皮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姜汁
某 气结。腹痛食少。寒热。(肝气郁) 逍遥散去术加郁金香附。
某(氏) 肝郁。腹痛有形。经不调。(肝郁血滞)
香附 川芎 当归 肉桂 五灵脂 木香
吴萸 炒白芍
毕 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当脐腹痛。十五年渐发日甚。脉来沉而结涩。此郁勃伤及肝脾之络。
致血败瘀留。劳役动怒。宿 乃发。目今冬深闭藏。忌用攻下。议以辛通润血。所谓通则不痛
矣。(郁伤肝脾络血凝瘀)
桃仁 桂枝木 穿山甲 老韭白 煎送阿魏丸一钱。
徐(四十) 疹发五六年。形体畏寒。病发身不大热。每大便。腹痛里急。此皆气血凝滞。当以郁病推求。
当归 酒制大黄 枳实 桂枝 炙草 白芍
某 劳力伤气。浮肿。食入腹痛。姑用戊己调中。(劳伤中阳)
白芍(二钱) 炙草(五分) 当归(炒焦一钱半) 生益智(七分研) 广皮(一钱) 煨姜(一钱)
枣肉(三钱) 河水煎。
袁(四五) 当脐腹痛。发于冬季。春深渐愈。病发嗳气。过饥劳动亦发。宜温通营分主治。(营分虚寒)
当归 炙草 肉桂 茯苓 炮姜 南枣
华 腹痛三年。时发时止。面色明亮。是饮邪。亦酒湿酿成。因怒左胁有形。痛绕腹中。及胸背诸
俞。乃络空。饮气逆攻入络。食辛热痛止复痛。盖怒则郁折肝用。惟气辛辣可解。论药必首推气味。(郁怒饮气入络)
粗桂枝木(一钱) 天南星(姜汁浸炮黑一钱半) 生左牡蛎(五钱打碎) 真橘核(炒香打一钱半)
川楝子肉(一钱) 李根东行皮(一钱)
某 长夏腹胀减食。微痛。是暑伤在气分。东垣每调和脾胃。疏泄肝木。最属近理。若守中之补。
及腻滞血药皆左。(暑伤中气)
人参 广皮 白芍 茯苓 谷芽 生益智仁
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
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是也。所谓有形为患者。如蓄血
食滞 瘕蛔蛲内疝。及平素偏好成积之类是也。审其痛势之高下。辨其色脉之衰旺。细
究其因确从何起。大都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夫脏有贼克之情。
非比腑病而以通为用也。此通字。勿执攻下之谓。古之建中汤。理中汤。三物浓朴汤。及浓
朴温中汤。各具至理。考先生用古。若通阳而泄浊者。如吴茱萸汤。及四逆汤法。清火而泄
郁者。如左金丸。及金铃散法。开通气分者。如四七汤及五磨饮法。宣攻营络者。如穿山甲
桃仁归须韭根之剂。及下瘀血汤法。缓而和者。如芍甘汤加减。及甘麦大枣汤法。柔而通
者。如苁蓉柏子肉桂当归之剂。及复脉加减法。至于食滞消之。蝤扰安之。 瘕理之。内疝
平之。痧秽之候。以芳香解之。偏积之类。究其原而治之。是皆先生化裁之法也。若夫疡科
内痈。妇科四症。兼患是病者。更于各门兼参其法而用之。则无遗蕴矣。(邵新甫)
徐评 腹痛久者必有积滞。必用消积丸药以渐除之。煎方恐不足以愈久病也。案中用丸散。
绝妙。



<目录>卷八

<篇名>肩臂背痛

属性:徐 迩日天令骤冷。诊左脉忽现芤涩。痛时筋挛。绕掣耳后。此营虚脉络失养。风动筋急。前法
清络。凉剂不应。营虚不受辛寒。仿东垣舒筋汤意。(痛绕耳后)
当归 生黄 片姜黄 桂枝 防风 生于术 煎药化活络丹一丸。
某 劳倦。肩臂疼。(肩臂痛)
川桂枝木 木防己 五加皮 茯苓 生苡仁 炒白蒺
涂(六二) 痛起肩胛。渐入环跳髀膝。是为络虚。
黄 (五钱) 于术(三钱) 当归(三钱) 茯苓(二钱) 防己(八分) 防风根(五分)
羌活(五分)
又 照前方去防风羌活加杞子沙苑。
邹 五旬又四。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莫进攻风。
生黄 于术 当归 防风根 姜黄 桑枝
王(四二) 阳明气衰。厥阴风动头眩目昏。右肩痛麻。胁下有聚气。足厥阴主治。
枸杞子(四两) 归身(三两) 羚羊角(生研二两) 制白蒺(去刺三两) 嫩黄 皮(四两)
胡天麻(二两煨)
菊花二两熬汁桑枝四两熬汁丸。
徐(五二) 左指胀痛引肩。男子血虚风动。病在肝。形脉不足。以柔药温养。
制首乌 枸杞子 归身 三角胡麻 菊花炭 柏子仁 刺蒺藜 桑枝膏丸。
俞(妪) 高年阳明气乏。肩胛痛难屈伸。法当理卫阳通补。
黄 桂枝 归身 片姜黄 海桐皮 夏枯草
孙(二四) 肾气攻背项强。溺频且多。督脉不摄。腰重头疼。难以转侧。先与通阳。宗许学士法。(背痛)
川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