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之曰医说。始见则曰。已得几事矣。再见则曰。近又得几事矣。其意欲满千事。则以传于人。予念医家之书。

  本之以素问灵枢。广之以难经脉诀。而药之君臣佐使。咸萃于本草。世固不外是而为医也。今有出一奇。以起人之死。则众必相与惊异。以为昔人所未到。自明观之。其不有似背水阵乎。故予知是书之为有益也。己酉岁冬。季明携以过我。且曰。书虽未成。请姑先梓之。以勉杲之意所勿及。会予有鄢郢之役。

  殊倥偬。然念季明情甚笃。又颛颛于其业。搜选宜必精。故不暇之尽撰。而徒叹其当盛年着书。遽肯出与人共之。

  其存心有足大者。岂非逮事其祖。多异闻。故不以得之纸上者。为己私分也欤,此予所以益重明也。遂书以冠医说之首。己酉岁十月六日。朝奉大夫权发遣郢州罗顼序。

  李以制跋曰。医者意也。果可以纸上索乎。虽曰不知书。而曰我知意。余不信也。知书矣。而未之广。犹不书也,张君季明示余医书一编。载古今事迹至纤悉。盖其生平目览耳听。凡涉医者必录。录必以其类。今老矣。

  搜访尚不辍。将成一家之书。以传于世。张世以医名世者。季明用心之勤如此。其能世其世可知也。季明有子。

  字九万。邺郡庠。性敏而能文。使以季明勤于医之心。而勤于学。其能为张氏大门户。亦可知也。噫。季明之用心如此。其必有子以大门户。又可知也。是则季明之末编报应之说。嘉定甲申首夏末浣。 李李以制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医说十卷。宋张杲撰。杲字季明。新安人。其伯祖张扩尝受业于庞安时。以医名京洛间。

  罗愿鄂州小集。有扩传。其叙治验甚详。此书前有淳熙己酉罗顼序。亦称扩授其弟子发。子发授其子彦仁。杲。

  彦仁子也。承其家学。亦喜谈医。尝欲集古来医案。勒为一书。初期满一千事。猝不易定。因先采掇诸书。据其见闻所及。为是编。凡分四十七门。前七门。总叙古来名医。医书。及针灸诊视之类。次分杂证二十八门。次杂论六门。次妇人小儿二门。次疮。及五绝。痹疝三门。而以医功报应终焉。

  其间杂采说部。颇涉神怪。又既载天灵盖不可用。乃复收陈藏器本草人肉一条。亦为驳杂。然取材既富。奇疾险证。颇足以资触发。而古之专门禁方。亦往往在焉。三世之医。渊源有自。固与道听涂说者殊矣。

  〔周氏(恭)续医说会编〕医藏目录十八卷 存自序曰。宋张季明作医说十卷。上自三皇。并历代以下名医一卷。医书。本草。针灸。及医之神者。又一卷。

  其他神方。诊法。并百病类门。与夫医功报应。警于世者。准是数也。其间所序者。求其精微。取法于后世。阐明三皇以来之道。则未有闻焉。予因其所未备者。搜而得之。医书。则二十三条。针灸者。一十九候。脉法之条。

  十有五。论医之法。三十有七。用药者。三十八。其药戒。则二十一。养生调摄。并食忌。总计八十余。通类医之能否者。则有十四。余列季明所未有者。及百病分门治法。一病而施治有不同者。又将千余。诸方二百六十余。

  则又次之。凡十八卷。名曰医说会编。使学人求季明之书。参予之所宜者。于素难诸家。溯而通之。医之术。微有所试矣。予尝谓。从圣贤之道。求圣贤之心。不过以利济天下。在达而在上。于天下之物。莫不有被其泽者。

  其穷而在下。则虽有扶世阜民之志。将安展其所施乎。故先正有曰。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相不可幸而致。

  医又安可幸而为耶。盖欲其利物之同心也。吾将舍夫忠信之人。以仁存心。以及物为意。则其术必有大过人者。

  使心驰于利。则必昧乎其术。求免于杀人者寡矣。是何异于宰物者之阳仁义。而阴苞苴。又欲求乎盛名。

  而保禄位。其与索价之医。望十全之治。求通于时。不亦难矣。所谓良相良医可乎。医说之书。幸投于君子。则万世生民之利。何其博哉,弘治六年癸丑秋九月下浣。昆山周恭书。

  归有光序曰。周寅之先生与大父同里相善。为诗社友。日相过从。予世父及先人。皆少从学。予年七岁。从授孝经大义。见先生竟日焚香端坐。时称隐君子者。必曰先生。先生尝作八诗。吴文定公为之序。刑部周充之跋而刻之。先生之子婿河南右方伯朱 伯梓其诗稿。曰沈流集。先生尤好方书。尝取宋张季明医说增广其未备。为五十卷。其自叙以为学人求季明之书。参予之所宜者。于素难诸家。溯而通之。医之术其庶几矣。又病季明书。

  求其精微。取法于世。阐明三皇以来之道。未有闻焉。则知先生之所以自负。盖谓其能有所发明。而得其精微者。

  东仓曹比部用晦嘉其有益于世。因锓梓以广其传。而先生之孙太学生世昌请予序之。予观其书。皆先生手自缮写。

  笔画端楷。无一字潦草。叹其为之书不苟也。昔汉成帝河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