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也。病退之机。不可妄动。及予至其家。则战栗已止。身出大汗。而脉静身凉。
神气亦甚安静。但觉疲倦而已。随用薄粥汤与饮。以扶胃气。并以沙参、麦冬、百合、苡仁
、石斛、花粉、甘草、茯苓等调养两日而痊。
庚戌四月。史汉泉君患温病。昏沉不语。面垢目赤。鼻孔如烟煤。壮热烁手。汗 然。舌
苔黑燥。手臂搐搦。两手脉数疾。溲赤。问不能言几日矣。曰。昨犹谵语。今始不能言。然大
声唤之。犹瞠目视人。问近日大便通否。曰。始病曾泄泻。今不大便已三日矣。问服何药。
则取前医之方示予。盖皆不出银翘散。三仁汤。增液汤之范围。予谓此热病未用清药。阳明
热极胃家实之病也。非下不可。乃与调胃承气汤。合三黄石膏汤。去麻黄、豆豉。加犀角、
蒌仁。接服两剂。竟未得下。惟矢气极臭。溲色若血。神识较清。而身热舌黑如故。原方去
元明粉、大黄。加鲜生地、并令恣饮梨汁、莱菔汁。于是热减神清。黑苔渐退。脉息亦较平
。时吐粘痰。目睛转黄。遂改用小陷胸汤加芦根、茅根、青蒿、菖蒲、竹茹、贝母、冬瓜仁
、木通等芳香清洌之品。以分消膈中痰热。接服四剂。胸博头项间遍出白 。如水晶珠。腹部
腿畔亦发白 。于是身热全清。知饥进粥。但精神疲弱耳。复以西洋参、麦冬、石斛、苡仁
、贝母、竹茹、枇杷叶等调养数日。始解黑燥屎数次。当时两进大黄。而不下者。盖其戚友
中有知医者。潜将大黄减去一钱。每剂只用二钱。故但有解毒之功。而无攻下之力。而奏效
亦较缓也。然究胜于粗工之滥用硝黄。而偾事者矣。
姚某子十五岁。三月间由学校归家。自觉恶寒欲睡。旋即发热头痛。身痛谵语。不能识人。
按其脉滑数。溲赤。当以栀豉汤银翘散出入为方。下午四时复诊。神昏谵语如故。身热自汗
然不止。面赤口渴欲饮水。脉息滑而不数。舌苔薄腻。不黄不燥。因思
伤寒论云。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而面赤神昏。又皆当下之症。遂改用小承气汤。
大黄三钱、浓朴五分、枳壳二钱。加黄芩、连翘、知母各二钱。服后解大便两次。神清安睡
。汗止热解。自能起坐。知饥欲食。其家以为病愈。不复延诊。越三日。复发热有汗。口渴。
脉滑数。与白虎合小陷胸汤。石膏用三钱。服后热退神清。惟咳嗽痰中带血而已。复与泻白
散加黄芩、知母、茅根等二剂全愈。
张兆魁君室人。年约三旬。体质瘦小。发热谵语。口
渴心烦。欲食冷物。胸闷溲热。舌苔黄腻不燥。两脉俱数。与小陷胸汤加茈胡、黄芩。不效
。烧热益甚。遂改用凉膈散。大黄、元明粉各用三钱。服后得下两次。并得战汗而热全退。
惟精神萎弱。懒于言动。复以党参、麦冬、枸杞子、干地黄、黄 、炙甘草等补养气血之
药。两剂而起居饮食如常矣。
鸿泰糖栈陈祝山。年约三旬。今年七月患伏暑病。延某医延医。服药四五日。不效。壮热头
疼。胸闷咽喉作燥。口渴舌绛苔薄焦燥无津。大便七八日不通。溲赤脉数。盖暑热蕴伏肠胃
热结之病。治法当先通大便。以解肠胃之焚。乃以生大黄二钱。元明粉三钱。枳壳、黄芩、
麦冬、天花粉各二钱。甘草五分。此药服后。得大便两次。热全退。头痛亦轻。舌苔转白腻
。脉缓不数。小便仍红。知饥欲食。乃易方以连翘、苡仁、佩兰、花粉、沙参、贝母等以解
余邪。越两日。又复发热口渴胸闷。是余邪欲出也。以小陷胸汤合小茈胡汤。去人参、姜、
枣。加连翘、青蒿。接服两剂。得汗而安。大凡应用硝黄之病。决非他药所能代。若畏而
不用。必致缠延误事。但须辨认真切。用之有方。不可颟顸孟浪耳。
丁未夏耳。予游吴门。适该处霍乱流行。死亡接踵。有神仙庙旁纸店孀妇。亦染此病。吐泻
交作。医投五苓散。玉枢丹。附子理中汤。左金丸等法。入口即吐。已延三日。视其目陷形
消。四肢逆冷。心烦不能安卧。口苦渴欲冷冻饮料。舌红根有腻苔。头有微汗。两脉皆数。重按
无神。盖暑病也。与黄连香薷饮。去浓朴。加苡仁、蚕砂、半夏、石斛、沙参、黄柏、枇杷
叶。服后吐止神安。手足转温。二剂利减。能进粥汤。嗣以前方去黄柏、蚕砂。减轻川连。
利止。惟心悸腰酸头晕。精神疲惫。不能起坐。两脉细小。此病去而气血虚也。以西洋参、
白术、石斛、山药、杜仲、枣仁、茯神、当归、甘草、红枣等。调补三日而痊。
苏州阊门外营盘场。有程姓少年。亦病霍乱。吐泻不已。烦躁畏热。身无寸缕。而犹畏热异
常。欲卧冷地。四肢悉冷。胸腹部亦均不热。口渴欲食西瓜。小便短赤。头项微汗。脚腓痉
挛。脉息寸关俱数。舌苔黄燥无津。此暑热内伏。热深厥深。内真热而外假寒之病也。乃以
白虎汤合黄连香薷饮。去浓朴、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