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97页

) 甘遂(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下。
\x羌活散\x 治水气肿。
羌活 萝卜子(炒。各一两)
上为末。用酒调下。
红豆散。
丁香 木香 紧皮(各三钱) 缩砂 红豆 白姜 桂枝 陈皮 青皮 桔梗 胡椒(各 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秋石汤调下。
\x紫金丸\x 白姜 香附子(炒去毛) 紫金皮 石菖蒲 青木香 针砂( 红)
上各等分,为末,米糊丸。用三十丸,第一茶清下,第二商陆根汤下,第三赤小豆汤下。
常 \x防风散\x 治风肿皮粗,麻木不仁,或时疼痛。
麻黄(去节) 牵牛(炒,取头末) 甘草(各分半。炙) 杏仁(去皮) 防风 半 夏(泡) 芍 药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四片,苏叶三皮,煎服。
\x茯苓散\x 治诸气肿等疾。
芫花(醋炒) 泽泻 郁李仁 甜葶苈 汉防己 本(各二钱半) 陈皮 白茯苓 白 槟 榔 为末。每服一钱,桑白皮煎汤,空心调下。取下碧绿水如烂羊脂即瘥。未尽,隔日又服,
肿 治脚肿方,小绩命汤加羌活一倍煎,服之遂愈。(方见风科虚证。)
\x背肿方\x 以炼石涂之,立瘥。
\x乌梅醋法∶\x 治手指甲头肿。用乌梅捶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米醋调,入指渍之,自愈。
\x腮肿方\x 以赤小豆为末,敷之立效!
\x阴肿方\x 治男子阴肿,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者。以马鞭草捣烂涂之。
治妇人阴肿坚硬方,枳实半斤碎,炒令热,旧帛裹熨,冷即易之。
\x灸法∶\x 足第二指上一寸半,随年壮。又灸两大手指缝头,七壮,治水气,通身肿满,效。太 肾俞各百壮,治虚劳浮肿效!
<目录>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篇名>头痛属性:\x芎芷香苏散\x 治伤风,鼻中清涕,自汗,头疼,或发热。(方见伤寒和解类。)
\x消风散\x 治伤风及风虚,呕恶,头痛,风疹浮满。(方见风科热证类。)
<目录>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篇名>头痛属性:\x连须葱白汤\x 治伤寒,已发汗、未发汗,头疼如破。
生姜(二两) 连须葱白(小切,半斤)
上用水二斤,煮令减半,去滓,分三服。服不瘥者,服后汤。
\x葛根葱白汤\x 治头痛不止。
葛根 白芍药 知母(各半两) 川芎 生姜(各一两) 葱白(一握)
上锉散。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滓,每服一盏半,热服。
<目录>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篇名>头痛属性:\x茵陈散\x 治感暑,自汗,面垢,脉微,头痛。香薷散加茵陈每服三根,葱白五寸,生姜三片 热服。(香薷散方见伤暑类。)
<目录>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篇名>头痛属性:\x小芎辛汤\x 治风寒在脑,或感湿,头重,头痛,眩晕欲倒,呕吐不定。
川芎(一两) 细辛(去芦) 白术(去芦,炒) 甘草(炙。各半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茶芽少许,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一方以川 芎一 <目录>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篇名>头痛属性:\x防风散\x 治积热上冲,头热如火,痛入顶中。
防风(去芦) 羌活(去芦) 薄荷(去粗梗) 当归(去尾) 大黄 栀子(去须) 川 芎(各 一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灯心二十茎,苦竹叶十皮煎,食后服。
\x太阳丹\x 治脑寒之病,皆因邪攻于上焦,令人头疼,昼夜引痛,不能安宁。
脑子(二钱,别研) 川芎 甘草 白芷(各一两) 石膏(二两,别研) 川乌(一 两重者,
炮 上为末,蜜同面糊丸,每两作十八丸,朱红为衣,食后以生葱、茶嚼下。或用五丸,以 水磨 \x洗心散\x 治风热上壅,头目痛甚。(方见积热类。)
\x茶调散\x 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
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常服,清爽头目 薄荷(去梗,不见火,四两) 羌活(一两) 川芎(二两) 甘草( ,一两) 细 辛(去芦,
五 上为末。每服二钱,葱白、茶清调下。用葱涎调贴两太阳穴,除痛,甚者特效。又用朴 硝末 \x芎犀丸\x 治偏头疼,一边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气一阵,加芎、蝎等遍服无效 此不十数服,或作嚏,突出一铤稠脓,即愈。
石膏(细研,四两) 生龙脑(别研) 朱砂(研飞,四两,内一两为衣) 生犀屑(一 两) 人 参 苗,二 两)
上除别研药后入,并为末,炼蜜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茶、酒任下,食后服。
\x神芎丸\x 治一切头痛,昏眩。利咽膈,能令遍身结滞通畅,除痰饮,解诸热。
大黄 黄芩(各二两) 黑牵牛(炒) 白滑石(各四两) 黄连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