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90页

\x观尸虫色知病浅深法∶\x 凡明医者,先须知毒瓦斯与虫并行,攻人脏腑,遇阳日长雄虫,阴日生 脂膏,故其虫色白。次食血肉,血肉尽,故其虫黄赤。次食精髓,故其虫 其虫黑色。传入肾中,病患方死。须求医士晓达病源,先取其虫,视其色 虫如白色,可三十日服药补之。其虫如黄赤色,可六十日服药补之。其虫 极,可百二十日服药补之,十中可保一二,虽不能为一身除害,亦可为子 须一载之中刻意调摄,方可疰平,如此得命,可谓再生于世。又云,虫头赤 病可治。头口白者食患人髓,其病难治,只得断后,不传子孙矣。
\x六代传病及诸虫形状∶\x 凡治病之道,要须药病相应,效同神圣,仍在泻实补虚,调治脏腑,
九虫,种种灵异,莫令知之,或似蜣螂,或似红丝马尾,或似蛤蟆,或似 或如烂面,或有足无头,或有头无足,或化精血,归于元阳之内,种种形 学之流,难施方剂,误医甚多,枉死不少。或则取虫不补,或则浅学忘传 终无去病之理,遂致夭折,岂不悲哉!
第一代谓初劳病。受其病而不测病源,酒食加餐,渐觉羸瘦,治疗蹉跎,乃至病重,医 人不 \r此虫在人身中如婴儿状,背上毛长二寸。\psydx3.bmp\r \r此虫变动,形如鬼,在脏腑中。\psydx4.bmp\r \r此虫形如蛤蟆变动,在人脏腑中。\psydx5.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染着之后,或大或小,令人梦寐颠倒,魂魄飞扬,精神离散,饮食不 减,
色,鼻 轮转,
第二代为觉劳病。谓传受此疾,已觉得病。觉病者,患乃自知,夜梦不祥,与亡人为伴,
醒 胸 汗 \r此虫如乱发,可长三寸,或似守宫。\psydx6.bmp\r \r此虫形如蜈蚣,在人脏腑中。\psydx7.bmp\r \r此虫形如虾,在人脏腑中。\psydx8.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令人气喘,唇口干,咳嗽,增寒,心烦壅满,毛发焦落,气胀吞酸,
津液 吐血 庚辛 第三代为传尸痨病。传受病患,自得知之,日渐羸瘦,顿改容颜,日日忧惶,夜夜恐惧,
不 \r此虫形如蚊蚁,在人身中,俱游脏腑。\psydx9.bmp\r \r此虫形如蜣螂,在人身中,俱游脏腑\psydx10.bmp\r \r此虫形如刺 ,在人三焦。\psydx11.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令人三焦多昏,日常思睡,呕吐苦汁,或吐清水粘涎,腹胀虚鸣,卧 后多 出如 取 论第四代病,并尸虫形状,游食日治法。
\r此虫形如乱丝,在人脏腑中。\psydx12.bmp\r \r此虫形如猪肝,在人脏腑中。\psydx13.bmp\r \r此虫形如蛇,在人腑腑中。\psydx14.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令人脏腑虚鸣,呕逆,肠中 癖气块,增寒壮热,肚大筋生,腰背疼 痛,
咸之 服 论第五代病,并尸虫形状,游食日治法。
\r此虫形或有足无头,或有头无足。\psydx15.bmp\r \r此虫形如鼠,在人身中,俱游脏腑。\psydx16.bmp\r \r此虫形如精血变动,在人脏腑,或在阳宫。\psydx17.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令人多怒气逆,筋骨拳挛,四肢解散,面黑面青,增寒壮热,腰背疼 痛,
枕,
祥,
取 论第六代病,并尸虫形状游食日治法。
\r此虫形如尾,有两条,一雌一雄。\psydx18.bmp\r \r此虫形如鳖,在人脏腑。\psydx19.bmp\r \r此虫形如烂面,或长或短。\psydx20.bmp\r 上三虫在人身中,居于肾脏,透连脊骨,令人思食,是物要餐,身体 羸,腰膝无力,
髓寒 小 日 \x取虫防护法∶\x 先令病患家用好纸糊一密室,不留些罅隙。寻一老成人过递,以安息香水洒了 身,又以雄黄、雌黄,涂其鼻孔、耳、眼、唇上。安排铁钳一个,布巾一幅,用香油二介以 锅盛顿,微煎令沸,仍用高桶一个,以好锻石在桶内,生布巾盖桶口。却服取虫药,五更初 一服,五更三点时一服。服药后,腹中疼痛如刀斧劈,不妨。至巳牌必须下虫,或取下臭秽 如胶漆,或吐泻脓血症块,皆于灰桶中。其虫或从汗出,紫蚕苗状,或于耳鼻口中出,或小 便中出,异般形状,不止一也。或青或黑,或黄红大者,急用铁钳取于油内煎,当日将油纸 裹虫,入瓦罂内,锻石填实,埋弃于深山远僻处,免致再染人。患人衣服床席,并皆弃去。
医人分付药后,亦须远避。
<目录>卷第九\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自汗属性:\x青桑枝饮\x 青桑枝 柳枝 石榴枝 桃枝 梅枝(各七茎,并长四寸许) 鬼臼(五钱) 青蒿(一 小 握)
上用童子小便一升半,葱白七茎去头叶,煎及一半,去滓。别入安息香、阿魏各一分。
再煎 五更 息,
鬼臼 \x雄黄丸\x 雄黄(半两) 兔粪(二两) 天灵盖(一两,酥炙黄) 鳖甲 木香(各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