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32页

) 甘草 干姜 山茱萸 防风 山药(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枣二枚煎,食前服。中寒眩晕欲倒,服姜附汤。(方见 中寒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消暑丸\x 治冒暑,眩晕,烦闷不苏。用香薷散、生姜煎吞下,每服七十丸。(方见中暑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芎术散\x 治冒雨中湿,眩晕,呕吐涎沫,头重不食,经久不瘥者。
川芎 半夏 白术(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五片,木瓜二片,不拘时候温服。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茯神汤\x 治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感,脏气不行,郁而生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心 悸,四肢缓弱,翕然面热,头目眩冒,如欲摇动。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山药(各二两) 前胡 熟地黄(洗,酒拌炒。各一两) 枳 壳(去 穣,
夏(汤 上锉散。每服四钱,流水盏半,姜五片,秫米一撮煎,食前服。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加味二陈汤\x 治痰晕。或因冷食所伤。
陈皮 半夏 白茯苓(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丁香 胡椒(各三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不拘时热服。体虚甚者顺元散。(方见 疟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芎归汤\x 治失去血过多,头重目昏,眩晕不省,举头欲倒。
大芎 大当归(去尾。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不拘时候。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眩晕属性:\x增损黑锡丹\x 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目眩晕,病至危笃,或暖药,上僭愈甚者。
黑锡丹头(二两) 川楝子 阳起石 木香 沉香 青皮(炒。各半两) 肉豆蔻 茴 香官桂 药(去木,锉,一分) 磁石(火 ,醋淬七次,细研水飞)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浓煎人参、茯苓、姜、枣汤,
空心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乌药顺气散\x 又名通气驱风汤,加大川芎。(方见风科虚证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香葛汤\x 发汗即效。或用败毒散。(方并见伤寒和解及阳证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除湿汤、五苓散。(方见伤湿、伤暑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当归建中汤(方见腹痛类。)\x 或用舒筋散,于内有延胡索,活血除风理气。(方见腰痛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二陈汤加辣桂、生姜、乌梅煎。(方见 疟类。)\x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秦艽鳖甲散\x 治男子、妇人血气劳伤,四肢倦怠,肌体羸瘦,骨节烦疼,头昏颊赤,肢体枯 痿黄,唇焦口干,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 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治山岚瘴气,寒热往来。并能治之。
荆芥(去梗,一两) 贝母(去心,一两) 白芷(半两) 山药 天仙藤 前胡(去 芦。各一两)
洗)甘草(炙。各一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酒调亦得。常服 养气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身疼属性:\x十补汤\x 加半夏、秦艽、肉桂,每服各半钱。(方见虚损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臂痛属性:\x乌药顺气散(方见风科虚证类。)\x \x五灵脂散\x 治臂胛痛。
五灵脂 荆芥穗 防风 羌活 独活 甘草节 穿山甲 骨碎补 草乌(各五钱) 麝 (少许)
上为末。用温酒调下,临睡服。如浑身损痛,加没药、木香,酒调,空心服。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臂痛属性:\x五积散和败毒散\x 加川牛膝、木瓜、葱白。(方见伤寒阴证及阳证类。)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臂痛属性:活络汤治风湿臂痛,诸药不效。
白术(薄切,一两) 当归(净洗,薄切,干称) 独活(净洗) 羌活(净洗,去芦,
切,干)
上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慢火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合滓,不拘时候。
一 <目录>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臂痛属性:\x白芥子散\x 治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此由荣卫之气循行失度,留滞经络。与 搏,其痛发则有似瘫痪。
真白芥子 木鳖子(去穣。各二两) 没药 桂心 木香(各半两)
上为末,入研药令匀。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x流气饮子\x 治同上。
紫苏叶 青皮 苦梗 当归 芍药 乌药 茯苓 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