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散\x 治伤寒气脉不和,增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咳壅滞,或冒涉风湿,增寒发热,
骨节烦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悉主之。又五劳 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 不美,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痢,及膈气噎 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 胀。妇人产前产后,血气不和。
泻,气厥不省人事,并宜服之。常服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
白芷 甘草(炒) 青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 桔梗(去芦) 山药 香附子(以 上各三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木瓜一片,紫苏叶二三皮,煎七分,食 前服 香少 服。
又方,白术散 治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弱,保养衰老,及治酒积呕 哕。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各半两) 甘草(两半,炙) 木香(一分) 藿香(半 两) 葛根(一 蜜煎导法∶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屎虽硬,不可攻之,当 自欲 上蜜四两,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捻作铤,如指许长 二寸 \x猪胆汁方\x 上以大猪胆一枚,泻汁,和法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
蜜渍柏皮∶治口疮,舌溃烂。
上以大柏去粗皮,蜜渍一宿,合之,吞汁勿绝,瘥。或用蜜炙焦黄色,研为末,每服半 钱,
灸法∶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 初得一 三处去 数最佳 分为 儿可三 度鼻正 前动处 壮。余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太阳膀胱经伤风,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
洒洒恶风,翕翕然发热,鼻鸣干呕。又太阳证宜汗,其人失血及下利,则频与服,使体润 ,连日当自解。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三两) 甘草(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掰破,共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 时。
或升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阳明胃经伤风,恶食,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自汗,嗜卧身 小便难,潮热而哕,其脉浮、弦、长而数,悉主之。
杏仁(去皮尖) 半夏(汤去滑) 五味子(各三钱半) 芍药 桂心 细辛 干姜(炮)
大黄(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少阳胆经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 其脉阳浮阴弦。或发汗多,亡阳谵语,可以此和其营卫,通其津液自愈。
柴胡(一两三钱) 半夏(汤去滑,四钱一字) 甘草(炙,三钱一字) 芍药 黄芩 人 参辣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太阴脾经伤风,自汗,咽干,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 缓者。
桂心(半两) 白芍药(三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温服。腹痛甚者,
加大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少阴肾经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痛连 骨酸痛,呕吐涎沫,头 其脉沉弦者。
附子(生,去皮脐) 桂心 干姜 芍药 甘草(炙) 茯苓 桃仁(去皮尖,面炒。
各一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或咽喉痛,加桔梗半两。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风属性:治足厥阴肝经伤风,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 而迟者。
桂心 当归 川芎 前胡 防风(各三分) 芍药(一两半) 甘草(炙) 茯苓(各 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伤暑,烦渴引饮无度。兼治伤寒温热,表里未解,烦渴引水,水入即吐。或小便 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又治霍乱吐利,黄胆温疫。
泽泻(二两半) 桂心(一两) 猪苓(去皮) 赤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各一 两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汗出即愈。温热病,加甘 草一 小 山 每服盐梅一个。赤痢,乌梅一枚,粟壳二枚,去蒂、赤膜,醋炒。白痢,粟壳二枚,制同上 ,粟米一撮。腹痛,南木香半钱。渴,乌梅一个,枇杷叶二皮,去白毛,糯米一撮。伏暑鼻 衄,白茅花一握。小便血,以生料者每服加栀子三个,车前子一撮。烦热心神恍惚,朱砂一 字,灯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