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调经属性:治血热经水不调,心烦,口干烦躁。或遍体生疮。
赤芍药 黄芩 川芎 甘草 荆芥 生干地黄(去土) 麦门冬(去心) 瓜根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灯心十茎、淡竹叶十皮煎,温服不拘时。有寒热,加秦 艽、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月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医者一例呼为经病,不曾说得是阴胜阳 阴,服药所以少效。盖阴气乘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营运,经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故令 乍少而在月后。若阳乘阴则血流散溢,经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故令乍多而在月前。当 和其阴阳,调其血气,使不相乘,以平为福。
紫石英(细研,水飞) 人参 龙骨 川乌头(炮) 桂心 禹余粮( ,醋淬) 杜 仲(炒 去丝)
(去根。
各一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到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天癸已过期,经脉不匀,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腰腹疼痛。《素问》云∶七损 七益。谓女子七七数尽,而经脉不根据时者。血有余也。不可止之。但令得根据时,不腰痛 白术(半两) 黄芩 山茱萸(汤泡取肉) 当归 川芎 杨芍药(六味一同锉碎。各 一两。
病 上为末。每二钱,酒调空心日三服,养胎益血,安和子脏。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
桂心 青皮(去白) 大黄(炮) 干姜(炮) 川椒(炒出汗) 蓬术(炮) 干漆 (炒去烟)
川乌 上为末,内四分用米醋熬成膏,和余六分末成剂,臼中治之,丸如梧桐子大,略晒干。
每服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补气固血。治本脏因虚生寒,月经行多,或来不及期,腹痛怯风,脏腑不和。
鹿茸 五味子 苁蓉 杜仲 赤石脂(各一两) 吴茱萸 附子(炮) 干姜 黑龙骨 肉 豆蔻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热米饮下五七十丸。一月血气已安,去 龙骨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红脉不通,气痛滞下。兼治血瘕,形如镰铁样。
当归(去尾) 川芎 牛膝(去苗) 芫花 三棱 莪术(煨) 蒲黄 延胡索 牡丹 皮干 姜 火 熬成 上为末,入大黄膏和研,杵烂为丸,每服二十丸。气痛,淡醋汤下,炒姜酒亦可。未通,
红 治经脉不利方。缘经滞即为水,水流走四股,悉皆肿满,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医 作水 人参 当归 大黄(湿纸裹,三斗米下蒸米熟,去纸,切,焙) 桂心 瞿麦穗 赤芍 药白 茯苓(各半两) 葶苈(炒,别研,一分)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到二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月信退出,皆为禽兽之状,似来伤人。先将绵塞阴户,只顿服。
上以没药一两,作丸散皆可,服即愈。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经行腹痛不可忍者,立效。红丸子亦效。(阿魏丸大方科心 丸子大方科 疟类。)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脐腹冷痛,恶心,腹常胀满,至晚则增。
食茱萸(汤洗) 当归(各七钱半) 熟地黄 白芍药(各一两半) 石菖蒲(炒) 川 芎人 参(
上为末,煮酒糊丸,梧桐子大。调缩砂香附汤,送下五十丸。(方见大方科诸气类)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经水不时,或崩中漏下,一切血疾。(方见前。)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
红花(二钱半) 大当归 杜牛膝(各五钱) 桃仁(去皮尖,炒,另研,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调经属性:治经候不调,脐腹胀,腰腿无力,烦渴潮热,身体拘倦,日渐羸瘦。
海桐皮 五加皮 牡丹皮 地骨皮 桑白皮(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生姜三片,红枣一枚,清油数点,水一盏半同煎,空心温服。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血气属性:治血风,血气等疾。
五灵脂(炒,一两) 莪术 桂心 芸苔子(炒。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酒半盏,煎八分,疾作热服。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血气属性:治血气不和,作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
真蒲黄(炒) 荜茇(盐炒)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不饮,米饮下,一二 服即 <目录>卷第十五\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血气属性:治一切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