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139页

复生全。其有恶露通,昏迷乍醒,不喘促,
犹可治也。复有市井之家,村落之妇,恣情妄作,偷生不正,或多日女,厌于养育,往往以 草药毒之,惊忧败血不下,冲心闷乱,喘痰虚汗交作,死者罔记,闻者可不为戒。治之者须 以解毒行血药亟救,则十全二三矣。逮夫正产,有娠六七月,切忌恣情交合,入月亦忌饮酒 ,叫怒洗头,临产必难。产妇古以阵面健儿为喻,可谓危矣。临产之初,先脱寻常所穿衣,
以笼灶头及灶口,则易产。不可喧哄,宜谨选一熟善坐婆,及得力家人扶持,无使挥霍,致 令产妇忧恐。惟当餐软饭糜粥之类。若腹中痛,且令扶行,或痛或止,名曰弄痛,不可便行 试水手探,听产母坐卧,切须熟忍。或服催生符药,却不可曲腰眠睡。如连腰引痛,眼中如 见火色,此是儿转。盖肾系于腰,胞系于肾,贴于脊,更尽脉转甚弦如急珠者,即其验矣。
又须令人扶策,徐徐而行,若行步艰难,即凭物立,须臾扶策再行,直至腰腹相引,阵痛频 频,又服催生药,勉强扶行,痛阵转甚,难于行立,认是产时将至,然后坐草。切勿太早,
恐子在腹中难于转侧,及胞浆先破,子道干涩,皆至难产。务要产妇惜力,若心中热闷,以 蜜一匙新汲水调下。若热闷未解,以生鸡子一个打破吞服,直待儿迫产门,头面端正,然后 令人抱腰,其抱腰之人,不须倾斜,则儿顺其理,自然易产。又有卧产者,须待卧定,背平 着席,体不伛曲,则儿不失其道,必无难产之理。时当盛暑,宜居深幽净室,日色远处,开 启窗户,多贮清水,以防血晕,血闷,血溢妄行,血虚发热之证。如冬末春初,天色凝寒,
宜密闭产室,窒塞罅隙,内外生火,常令暖气如春,仍下袭衣服,不可去绵,方免胎寒血结 ,毋致难产矣。及至产讫,先令饮童子小便一盏,无使就睡,且令闭目而坐,顷之方可扶置 于床,宜仰卧立膝,勿令伸足,睡熟亦宜频唤醒,产室无俾风着其肌,致生他疾。况产下切 未可以得男为喜,恐为红汗之证,得女为忧,恐致败血冲心之患。惟当频啜艾、醋等汤药,
常淬醋烟,以防紫闷。逡巡进少白粥,毋令过饱。其有破水之后,经日而不产者,又当随证 细辨。身重体热作寒,面黑舌青,反舌上冷,母死子活。面赤舌青,母活子死。唇口俱青,
吐沫,子母俱毙。仑皇之间,救治不可不审。且当预与病家言之。若胎衣不下者,停待稍久 ,非惟产母疲倦,又且流入胞中,为血所胀,上冲心胸,喘急疼痛,必至危笃。宜急断脐带 以少物系坠,系坠之时,尤宜用心拴系,然后截断,不尔则胞上掩心而死。须使其子血脉不 潮入胞中,则胞衣自当萎缩而下,纵淹延数日,亦不害人。予治疗多见之,惟欲产母心怀安 泰,终自下矣。未可轻信坐婆,妄用手法,因此而殂。正产后中风,口眼 斜,角弓反张,
六脉紧大。自汗过多,虚极生风,唇青肉冷。刚柔二痉,项背僵硬,手足挛急,咬齿嚼舌。
血虚眩晕频发,闷绝气冷,口鼻黑起,出血不止,虚热变生,名胃绝肺败。喉中气急,喘促 不息,烦渴殊甚,恶露断绝,名孤阳绝阴。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忧怒太过,一月之内,或 伤于房事,或乱行针艾,以致眼涩口噤,肌肉 搐,腰脊僵直,语言不出类,皆难治。犹宜 敬谨。外此,伤寒及诸杂病与男子等,当以理血药为助。临治之际,宜以意消息而加减之。
<目录>卷第十四\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护胎属性:妇人经脉不行,已经三月,欲验有胎。
川芎(一两半,生用,不见火)
上为末,空心,浓煎艾汤调下方寸匕,觉腹内微动,则有胎。
<目录>卷第十四\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护胎属性:治外感风寒,浑身壮热,眼晕头旋。或洗项背,或当风取凉,致令头目昏痛,增寒,甚 至心胸烦闷。
妊娠不可轻易投剂,止宜用此以散表邪。及治痰饮,嘈烦忪悸,呕逆不食,腹满,此药 至和 微 <目录>卷第十四\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护胎属性:治妊妇增寒壮热,头痛身疼,加川芎、川白芷、生姜、葱白煎,得微汗解。(方见 科伤寒类。)
<目录>卷第十四\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护胎属性:治妊妇伤暑。头疼恶寒,身热躁闷,四肢疼痛,背项拘急,唇干燥。
柴胡(四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八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不拘时候温服。若气虚体冷,加人参二两。
<目录>卷第十四\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篇名>护胎属性:凡妇人昼眠不起,倦于梳饰,干恶心,择食,怕闻饭气,但喜咸酸,止经候,
血弱者宜服此,兼进脾药安胎温养,令母脏气平和,阴阳全备,免有损堕之患。盛 母无疾耳,温胎保养之剂,恐非所宜。此方兼治胎动不安,腹痛漏下,或胎奔上,
大效。漏胎下血,不可用僭燥热药。
条参(去芦) 嫩黄 (去芦) 杨芍药 大川芎 熟地黄(酒洗,切,炒) 川续断 (去芦)
侧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金银器各一件。漏下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