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118页

,猪脂油调涂。
\x又方\x 白蜜不以多少,涂于疮上,其痂易落,且无疤痕,亦不臭秽。或用升麻同蜜煎,摩痕 并数食之。
\x绵茧散\x 治豆疮后,身体及肢节上生疳蚀疮,脓水不绝。
上以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白矾捶碎,塞入茧内令满,以炭火烧,候白矾汁尽,取出 研细,。每用干贴豆疮内。若不早治,则溃筋骨,以致难治。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疟疾属性:\x香苏香薷散\x 治春伤风,夏伏暑作疟。其证自汗恶风,先热后寒,或但热不寒。每服三钱,
葱白二根,水一大盏煎服。(方并见大方科伤寒、伤暑类。)
\x十神汤\x 治夏伤湿、秋伤风作疟。其证寒热自汗,呕吐身疼。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 木瓜二片煎。秋末感风冷,冬又伤寒,或感温暖之气,先寒后热,亦服。(方见大方科 类。)
\x五苓散\x 分阴阳,和荣卫。用人参少许,茵陈,车前草各一根,煎汤服。弱者,木瓜、紫苏 或服通苓散亦可。(方并见大方科伤暑泄泻类)
\x人参汤\x 治热多寒少。每服二钱,生姜二片,麦门冬十粒去心,正地骨皮少许煎,多服取效 小柴胡汤。方见大方科伤寒阳证类。)
\x草果平胃散\x 治寒多热少。方见大方科 疟类。
\x争功散\x 治热疟多效。
知母 贝母 柴胡(去芦) 常山 甘草 山栀子 槟榔(各五钱) 蝉蜕(十个) 地 骨皮 (去 上锉散。每服三钱,用桃柳枝各五寸煎。未效,用过路葛藤五寸煎服。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疟疾属性:\x胜金丸\x (方见大方科 疟类。)
\x荡脾丸\x 化痰消积,进食驻颜。及治气喘,疳积。
杏仁(一两,去皮尖,用蚌粉炒令黄色) 半夏(一两,生姜自然汁浸一宿,次日焙) 巴 豆(
上为末,用大好北枣七枚,入灯心,水蒸,去皮核,取肉为丸。每服五丸,常服灯心、
枣子 或 \x通神饼\x 截疟有功。
甘草末(三钱) 绿豆末 败荷叶(各三钱) 砒霜(半钱生) 朱砂(一钱半) 定 粉(半钱)
脑 上炼蜜丸,梧桐子大,作饼子。周岁半丸或一丸,大者二丸而止,一日只一服,不可过 多。
\x参苓白术散\x 愈后调理脾胃。(方见大方科脾胃类。)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疟疾属性:\x红丸子\x 治血膜包水,僻侧于胁旁,时时作痛,发寒热。疟家中脘多蓄黄水,日久结癖亦效 三棱(煨) 莪术(煨) 芫花 桃仁(去皮,别研) 杏仁(去皮,别研) 朱砂 乌 梅(炒)
巴豆 上为末,醋糊丸,小绿豆大,朱砂为衣。米汤空腹下。
\x又方\x 三棱 莪术 川楝(去核)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芫花 上用芫花醋浸一夕,炒渐干,入三棱、莪术同炒,又入川楝,陈皮,青皮同炒焦,取为 末,
大。
一岁二丸,临睡米饮下。此二方稍相似,不若于方中和桃仁与乌梅则尤妙。又用蒜汤下 荡脾 \x木鳖膏\x 贴痞癖。
木鳖(多用,去壳) 独蒜(半钱) 雄黄(半钱)
上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
\x灸法∶\x 两乳下一寸各三壮。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疟疾属性:\x枳实理中丸\x 治虚气痞塞,胸膈留饮,聚水腹胁,或加胀满,手不可近。四君子汤加枳实去 干姜炮为末,炼蜜丸,绿豆大,热汤化下。渴,加栝蒌根。下利,加牡蛎粉各等分 验。
\x桔梗枳壳汤\x 治热气痞满,胸膈两胁按之则痛。
枳壳(去穣) 桔梗(去芦,各五钱) 半夏(汤洗) 黄芩 栝蒌仁 黄连(去须。
各三钱)
上锉散。生姜、麦门冬去心煎服。利黄涎沫即安。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疟疾属性:\x苏合香丸\x 治神气嫩弱,外邪客气兽畜异物暴触忤,口吐青黄白沫,水谷鲜杂,面色变易,
痛,反侧螈 ,状似惊痫,但眼不上窜视,其口中悬壅左右若有小小肿核,即以竹针 或以指瓜摘破,急作醋炭降真香、皂角熏之,却服此。(方见大方科中气类。)
上每服一丸,姜汤调开,频频与服。次用豉三合,水湿捏为丸如鸡子大。摩儿囟上及足 心各 久难 \x雄麝散\x 治客忤、腹痛、危急。
雄黄(一钱) 明乳香(半钱) 生麝香(一字)
上为末。每一字,刺鸡冠血调灌之。
\x犀角散\x 治客忤,惊啼,壮热。
天麻 犀角 麦门冬(去心) 钩藤 朱砂(各一钱) 铁粉 雄黄(半钱) 生麝(少 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金银煎汤调。但服安神丸亦可。(方见前。)
\x黄土散\x 治小儿卒客忤。
灶中黄土 蚯蚓粪(各等分)
上研细,水调涂儿头上及五心良。
<目录>卷第十二\小方科<篇名>瘅毒属性:治风热积毒聚成,发于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