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114页

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食后服。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诸热属性:\x生犀散\x 治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大病瘥后,余毒不解。
犀角 地骨皮 秦艽 麦门冬(去心) 枳壳(煨) 大黄(煨) 柴胡 茯苓 赤芍 药桑 白皮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陈青蒿少许煎,温服。加桃枝三寸亦可。疳病热似骨蒸者,
及 \x又方\x 犀角 地骨皮 芍药 柴胡 干葛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五叶煎服。
疟疾,生姜一片,薄荷五叶煎。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诸热属性:\x导亦散\x 赤者心也,心气热,以此宣导。如热甚,但用通心饮。此药但可治心热,或虚热或 不宜服,热盛者用。
生干地黄(二两) 木通(四两) 黄芩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灯心十茎,白茅根二茎,青竹叶五皮煎,温服,不拘时候。
\x泻白散\x 治肺气盛,致令鼻塞,乳食不下。或气壅喘噎,热咳亦治。
正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粳米百余粒煎汤下。
\x泻黄散\x 治脾经有热,口唇生疮,偷针赘等疾。
藿香叶 栀子仁 石膏 甘草 防风(各等分)
上用蜜,酒微炒香,为末。每服一钱,温熟水调,不拘时服。
\x凉肝丸\x 解热疏风。(方见前。)
\x寒水石散\x 治凡病多因惊,则心气不行,郁而生涎,逐成大疾。宜常服,利小肠,去心热,
涎,亦不成疾。
寒水石 白滑石(各二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量大小,暑月冷水调,寒月温汤调。被惊及心热坐卧不安者,服之即安。
\x豆卷散\x 治慢惊后多服热药,以致别生热证,唇裂口疮,咽干烦躁,以此解之。兼治吐虫。
大豆黄卷(水浸黑豆生芽,取之日干) 贯众 板蓝根 甘草(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煎。甚者三钱,浆水一盏,清油数点煎,不拘时服。
\x八正散\x 治蕴聚一切热毒,明心气,利二便。(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x洗心散\x 治遍身壮热,头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热冲上,夜卧舌干唇焦,咽喉肿痛,涕唾稠 痰壅,吃食有阻,心神烦躁,眼涩睛疼,挟热伤寒,鼻塞语音不出,百节疼痛,二便不利,
麸豆疮,时行瘟疫,狂语多渴。及天钓风、夜惊,并宜服之。(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x皂角膏\x 泻肾气,治肾经有热,阴囊赤肿,钓痛,大腑秘涩。
大黄(五钱) 黑牵牛(半炒半生) 猪牙皂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七粒,温水空心下。
\x葱涎膏\x 治初生肺壅鼻塞,乳食不下。
上用牙皂,草乌,取葱涎杵成膏,贴囟上。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诸热属性:\x地骨皮散\x 治虚热潮作,亦治伤寒壮热。
知母 柴胡 甘草 人参 地骨皮 赤茯苓 半夏(汤泡。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温服。
\x甘露饮子\x 治胃中客热,口臭,不思饮食,或饥烦不欲食,齿龈肿疼,脓血满口,咽中有疮 目睑重不欲开,疮疹已发未发,并宜服之。
天门冬(去心,焙) 麦门冬(去心,焙) 熟地黄 枇杷叶(去毛) 枳壳(麸炒,
去穣) 生 干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食后临卧温服。
\x人参黄 散\x 治发热,自汗,虚烦。
人参 黄 杨芍药(各五钱) 粉草(三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红枣一枚,麦子三十粒,空心温服。
<目录>卷第十一\小方科<篇名>诸热属性:\x半夏丸\x 治风壅痰盛,咽膈不利。
半夏(五两) 白矾(枯过,一两二钱半) 人参(一两)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临卧,生姜汤下。
\x荡皮丸\x 治肺壅咳嗽痰多。(方见后。)久嗽不宜卒止,先须调气,用参苏饮、(方见大方科 和解类。)秘传降气汤、苏子降气汤,(方并见大方科诸气类。)并加人参、五味子、乌 桑白皮、红枣斟酌用。
\x金沸草散\x 治热嗽。
\x华盖散\x 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x人参清肺汤\x 治肺胃俱寒,咳嗽喘息。(方见伤寒阳证咳嗽类。)
\x澄清饮\x 治痰壅,咳嗽不止。
白矾(二钱半) 南星 半夏 蚌粉 知母 贝母 甘草(各五钱) 人参(三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生姜二片,乌梅半个煎,澄清,徐徐吸服效。亦治因饮乳逆气,触 于肺 \x灵白丸\x 治风痰上壅。
上以灵砂,青州白丸子各一十粒,姜、苏汤化开服,效。(方见大方科痼冷类及风科通 治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