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猪羊鸡鱼虾蟹之类,恐惹终身恶累,若食莱菔则终身有心糟之患,诸如此类 随处留神,必先叮嘱告戒。
<目录>卷三\秦氏《痘疹折衷》
<篇名>疹子轻重不治证属性:或热或退而后出者,轻。
淡红滋润,头面匀净而多者,轻。
发透三日而渐没者,轻。
头面不出者,重。
红紫干燥者,重。
冒风没早者,重。
热移大肠变痢者,重。
目睛无神者,不治。
黑暗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
气喘,心前吸者,不治。
鼻煽口张,撮唇弄舌者,不治。
鼻准青,粪色黑者,不治。
疳疮色白为胃烂,不治。
喉肿色黑为内陷,不治。
疹之一证比痘尤甚,若调理失宜祸不旋踵。痘由胎毒外邪感触而发,其情势多少轻重 吉凶自可豫断;疹虽由感受邪气而发,然轻者可重,重者可轻,皆在于调养得宜。故必避风 寒,节饮食,斯为至要。若误食鸡鱼,则终身皮肤如鸡皮之状,凡遇天行出疹之时,又复重 出。若误食猪肉,则每岁出疹之时,必然痢下脓血。若误食咸酸,令人咳不止。误食五辛令 人生惊悸。所以通禁必待四十九日之后方可食肉,才无禁忌。苟或不慎,邪内伏,轻变重,
重者死,业医者当嘱病家谨守,慎之,戒之。
德按∶秦氏《痘疹折衷》余藏写本所引汤药不全,令录数方于后。
\x羌活散\x 羌活 防风 白芷 荆芥穗 川芎 地骨皮 甘草 连翘 柴胡 牛蒡子 大腹皮。
\x芦荟肥儿丸\x 三棱 莪术 青皮(俱醋炒) 陈神曲 黄连 胡黄连 使君肉 芦荟 槟榔 香附 陈皮 麦芽 芜 夷南木香 有癖块加阿魏 干漆 \x化慝丸\x 芜荑 芦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黄连 虾蟆灰 \x开豁腠理汤\x 升麻 葛根 羌活 荆芥 防风 前胡 柴苏 牛蒡子 陈皮 甘草 桔梗 枳壳 上十二味水煎服。
<目录>卷三\张氏《痘疹诠》
<篇名>麻疹述原属性:景岳子曰∶痘之与疹原非一种。虽痘之变态多证,而疹之收敛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势 凶危亦不减于痘。最为可畏盖疹毒痘毒本无异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详及,使后人 无所宗法,余实怅之。自得罗田万氏之刻,见其理透法精,鄙念斯慰。今悉从其训,备述于 此,虽其中稍有裁订,亦不过正其疑似,详其未详耳。使此后患疹者幸获迷津之指南,亦以见万氏之功为不少矣。
<目录>卷三\张氏《痘疹诠》
<篇名>名义属性: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经受证,脾与肺也。内应于手足太阴,外合于皮毛肌肉,是皆天地 间戾不正气,故曰疹也。(音同疠)然其名目有异,在苏松曰痧子,在浙江曰 子,(音同 错)又曰 子,在江右湖广广东安徽曰麻子,在山陕曰籽疮,曰糠疮,曰赤疮,在北直曰疹 子,(音同轸)名虽不同其证则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后必复出疹,惟痘后出疹者,方为正疹结局。
<目录>卷三\张氏《痘疹诠》
<篇名>疹逆顺属性:万氏曰∶疹以春夏为顺,秋冬为逆。以其出于脾肺二经,一遇风寒,势必难出,且多变 证,故于秋冬为不宜耳。夫天行不正之气,致为人之疡疹。然古人于痘、疹二字始终归重于 痘,并不分别。疹为何物,岂可以二证归于一证耶。想当时重痘不重疹,故尔略之,致使后 人不得心法,因而害事者往往有之。今以吾家四代传流,以及今日心得之法开载于后,用此 应治,定不瘥矣。敢有毫厘隐秘,天其鉴之。
<目录>卷三\张氏《痘疹诠》
<篇名>疹脉属性:凡出疹,自热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脉洪大有力,虽有别证亦不为害。此定存亡之要法也。
景岳曰∶按此即阳证得阳脉之义,若细软无力则阳证得阴脉矣。元气既弱安能胜此邪 毒,是即安危之基也。故凡诊得阴脉者,即当识别为阴证,而速救元神,宜用伤寒温补托 法,参酌治之。若执以麻疹为阳毒,而概用清寒则必不免矣。
<目录>卷三\张氏《痘疹诠》
<篇名>疹证属性:疹虽非痘之比,然亦胎毒蕴于脾肺,故发于皮毛肌肉之间。但一时传染,大小相似,则 未有不由天行疠气而发者,此其源。虽内发而证多属表,故其内为胎毒则与痘证同。外有表 邪则与伤寒类。其为毒也,总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阴而脾肺受之。故其为证则有咳嗽喷嚏,面 肿腮赤,目胞浮肿,眼泪汪汪,鼻流清涕,呵欠闷顿,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夜卧惊悸,或恶心 呕哕,或以手捋面目唇鼻者,是即出疹之候。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药透达,不使留停于中,庶 无他患。但凡是疹证,必其面赤,中指冷而多嗽,又必大热五六日而后见红点遍身,此其所 以与痘、与伤寒有异也。
痘欲尽发而不留,疹欲尽出则无病,邪气郁遏则留而不去,正气损伤则困而不伸。毒归 五脏变有四证∶归脾则泄泻不止,归心则烦热不退而发惊,归肺则咳嗽血出,归肾则牙龈烂而疳蚀。
程氏曰∶麻疹初出类伤风寒,头疼咳嗽热甚,目赤颊红,一二日内即出者轻,必须解表,